健康養身★Covid-19流感化 如何自保?

Covid-19流感化 如何自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突破萬人大關,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忙翻,各地醫院急診也被塞爆,究竟我們在後疫情時代,將邁向流感化的今天,民眾應該如何自保?

維持社交距離 減少聚餐避免傳染

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鍾曜任表示,健康的民眾應盡量減少至人潮密集的地方,餐廳用餐也須拉出不同桌的社交距離,若非同住家人也建議這段時間減少聚餐。以目前omicron的超強傳染力來說,只要與確診者同桌吃飯,將有極高的機率確診,就算打滿三劑疫苗也有很高的可能性被傳染,因此在家用餐時,若因年紀或特殊原因未打疫苗的人,也應避免與其他家人共餐,來避免家戶內傳染。

正常作息飲食均衡 酒精確實消毒

在個人保健方面,平時應盡量維持正常作息、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來保持良好的免疫力。飲食應多吃蛋、豆、魚、肉奶類來補充優質蛋白質,並食用不同種類的蔬果等來補充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

外出應隨時備好酒精或乾洗手,只要有觸碰公共設施、碰觸眼口鼻前需做好徹底的消毒工作。另外,盡量避免尖峰時間搭乘大眾運輸工作,盡可能提早出發或是選擇居家辦公。

勿過份擔心就醫 群聚急診添染疫風險

由於單日確診數暴增,鍾曜任醫師建議,民眾勿因爲擔心或是疑似感冒症狀就直接前往各地急診採檢,以避免接觸到高確診風險的病患。但若出現高燒不退、意識不清、呼吸急促等危及生命的症狀仍須即刻就醫。

家中若有無法施打疫苗的小孩、長者,則其他家人應打滿新冠肺炎疫苗三劑來保護無法施打疫苗的同住家人。

【延伸閱讀】

新冠病毒不斷突變 全球疫情最後走向?醫:有好有壞

新冠病毒流感化? 錯!專家強調:是「感冒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到底燒聲是因為聲帶結節、聲帶囊腫,還是其他原因呢?其實,聲帶在解剖的構造上是兩片的構則,而這兩片的構造其實是很柔軟而優雅的結締組織,當你講話越久,或是越大聲,震動的頻率就會越高,這就會使柔軟的組織出現水腫的情形。而聲帶會產生沙啞的一個原因是過度使用造成聲帶水腫。另外有一些則是聲帶長繭或是長息肉。 ...

閱讀詳情 »

什麼?不只皮膚會鬆弛下垂,腸道也會老化下垂?近來,網路興起一新說法提到:「女性朋友因肌力普遍較弱,所以一旦年紀增長,肌肉鬆弛便容易出現『腸下垂』症狀,導致便祕、腹痛纏身。」引起網友熱議。到底什麼是「腸下垂」、腸子真的會下垂嗎?又該如何預防?就讓我們聽專家怎麼說! 腸道下垂真有其事?2發生部位、成因大...

閱讀詳情 »

新北市1名65歲劉姓男子,有三高病史,早晨起床突然感到視力模糊,左眼白茫茫濛霧一片,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病人左眼視神經盤腫脹合併出血,診斷為「非動脈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俗稱「視神經中風」,所幸及時治療,始挽回視力。 主任黃子倫(右)與劉姓患者(左)分享視神經中風治療經驗。(圖片提供...

閱讀詳情 »

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限,醃漬、發酵一向是人類常見的料理方式!而近來坊間更流傳:「醃漬食物富含酵母菌、乳酸菌,多吃能幫助維持腸道菌種平衡,有利預防腸癌發生。」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不過,也有一派理論認為:「食物在醃製過程中,容易有亞硝酸鹽產生,長期食用恐因此增加致癌風險。」到底誰的說法才正確呢?就讓我們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