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遠離癌症,原來只需要注意七個生活小細節!

遠離癌症,原來只需要注意七個生活小細節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壞習慣,有些習慣卻會慢慢的影響健康,不得不重視。盤點7個不起眼的壞習慣,小心這些壞習慣可能會招來癌症!

  1、零食狂。

  後果:飲食過量。

  解決方法:少吃薯條、曲奇、餅乾等零食,它們的營養低,飽腹感也低。可以允許自己每天吃兩次零食,每次的熱量控制在100—300卡路里。建議選擇一些“真食物”,比如一把堅果、小胡蘿蔔或是撒有麥片的酸奶。

  2、進食不專心。

  後果:邊看電視或邊上網邊吃,會不自覺吃得更多。研究表明,如果邊看電視邊吃,會多吃20%—60%。

  解決辦法:只在完全專注時才吃。如果想休閒時吃些零食,就得預先定量。儘量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比如蔬菜切片、米餅和全穀物麥片。

  3、用吃來發洩情緒。

  後果:或許當時能舒緩情緒,但是以吃來對付恐懼和挫敗,只會導致壞情緒的惡性循環和體重增加。

  解決辦法:打開食品櫃之前先停下來想想,是什麼讓你煩惱。試着散散步、看場電影、給朋友打電話,如果這些都不管用,可以吃一些全穀物食品,能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

  4、總在週末放縱自己。

  後果:很多人平時都吃得很節制,但是週末卻前功盡棄。而美國國家體重控制處的資料表明,能一直堅持控制飲食的人,即使食譜並不完美,比起在週末飲食失控的人,更能持續減肥不反彈。

  解決方法:聚餐前先小吃一餐。而主動擔當司機的責任可以避免喝酒。此外,從週一到週五不要太嚴格地限制自己,否則週末必然就成了你放縱的時間。

  5、愛吃罐頭食品、包裝食品。

  後果:這些食品很可能是脂肪、糖、鹽的隱形來源。即使一罐低脂肪的湯裡所含的鹽就比一個人半天所需的量還多。

  解決方法:對比標籤找出最健康的食品,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鹽分少、全穀物的食物或蔬菜。還可以選擇一塊水果或一杯酸奶當作餐後甜點。

  6、吃飯太快。

  後果:不但可能導致胃腸脹氣和消化不良,還會讓你吃得過多。

  解決方法:吃的時候不時歇一歇,也可以喝一點水。

  7、愛吃甜食。

  後果:糖果只能帶來純能量,卻幾乎沒有任何營養。這會讓人變得既肥胖又營養不良。

  解決方法:找些健康的糖果替代品。比如水果、酸奶、葡萄乾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整天滑著手機不肯放手,你是否也曾擔心孩子是不是「手遊成癮」了?答案可能得叫台灣家長憂心了。國衛院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研究團隊利用自行研發的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針對全台上萬名學生進行調查,赫然發...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的孩子普遍使用網路、科技產品的時間長,家長除了擔心久坐、運動量減少、影響視力等,也常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人際互動減少,社交能力會變差? 最新研究結果卻令人驚訝,董氏基金會今(17)日引用國外研究指出,儘管花許多時間在智慧型手機及社群...

閱讀詳情 »

▲當代興國牙醫診所院長陳品熹醫師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牙周病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國病,統計顯示,國內成年人的牙周病罹患率高達9成,每10個人當中就有9個罹患牙周病,且大多數人不自知,拖到症狀明顯時,牙周病恐已經惡化重度,尤其,臨床發現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中又有「快速破壞型牙周病」,常見在40歲...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現在是釋迦夏期果生產的時節,釋迦果肉香甜、柔軟且含有豐富的鈣、鐵、磷、鋅等礦物質,品質佳營養豐富,消費者選購時可以挑選外觀圓整,鱗目大且為綠色或黃綠,鱗溝已開展的果實,不可放冰箱、不用塑膠袋保鮮膜包覆,在室溫下等待後熟變軟後方可食用。  密封缺氧無法軟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