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阿勇伯糖尿病多年,一直都吃降血糖藥在控制,雖然學過糖尿病飲食要如何控制,但生活上就是做不到,血糖值仍然上上下下;但阿勇伯家隔壁的阿君嬤就不一樣了,同樣有糖尿病,但她很早就聽從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的建議,及早施打胰島素,現在一天打一次,每次孫子買新食品給她時,她都會小心翼翼地比較「吃新食品後,用血糖機測到的血糖,是否變得比以前高?」,若有就會諮詢衛教師「新食品只能吃多少量?自己常吃喝的其他東西,是否也“含有澱粉”?而須同時減多少量?」,她不僅血糖控制良好、生活也更有品質。

專業團隊共同把關 血糖管理更有效

國建署近年來持續推動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參加的糖友不但可以享受免費諮詢衛教師、營養師的服務,還會定期提供血壓、血糖、血脂、尿蛋白、眼底鏡以及足部神經病變檢測等。居家附近診所若有獲得共照網認證,一樣有相同的全方位照護服務。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專任主治醫師黃聖煒指出,血糖控制不好,有時並非藥物效果不好,而是因為生活飲食習慣不佳。醫師門診主要是針對病情調整藥物,若生活飲食有狀況而需要更多時間討論和衛教時,更要衛教師與營養師等專業團隊共同把關才更完整。

讓胰臟休息! 提早使用胰島素降低併發症機率

糖尿病治療,臨床上通常會觀察兩件事,一是血糖數值、另一則是併發症發生率。黃聖煒醫師說,即使血糖控制得好,但併發症發生機率卻沒下降,治療就不算成功。糖化血色素同樣處於7%的病友,一個只吃降血糖藥、一個提早施打胰島素,研究顯示,及早施打胰島素的病患,日後發生併發症的機率較低。

黃聖煒醫師解釋,口服降血糖藥物很常是刺激胰臟製造胰島素來降血糖,故長期下來胰臟會過勞而逐漸喪失自己製造胰島素的能力;但若提早開始一天施打一次長效胰島素,讓胰臟每天能適量休息和多庫存一些胰島素,等到血糖因攝取到澱粉而突然升高時,胰臟就能即時釋放自體製造的胰島素把血糖降下來,對血管與器官就會有保護作用。

想找離家最近的共照診所? 快上「糖尿病找共照」

黃聖煒醫師提醒,在醫護人員、專業團隊的照護下,儘早施打胰島素,並搭配飲食生活的調整,就能有效降低周邊血管病變的機率。搜尋「糖尿病找共照」網站,利用「搜尋糖醫師」功能,即可以快速找到離家最近的糖尿病共照網醫療院所,專業醫療團隊共同協助糖友控制血糖、提供飲食諮詢,並針對個別問題指導正確觀念,血糖控制就不是件難事。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7)日開始台灣防疫措施大解封,宗教盛事大甲鎮瀾宮遶境今(8)日馬上宣布復辦,然而台大公衛學院仍然提醒,在全球沒有疫苗與特效藥狀態下,唯一能防制疫情的方式,僅有社交距離與戴口罩。至於封城圍堵疫情的做法只在「中國文革式封城」下,可以降低9.7成感染率,其他國家則僅能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各國相繼停課、停工,經濟活動停滯,病毒摧毀世界原有的秩序,連帶影響教育現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原先預估2030年才會普及化的數位教學,受疫情影響加速提早到來。深耕數位教學平台的三貝德數位文創,完整建構K12從幼兒到高中全年段、全學科的數位學習內容,疫情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風暴全球流竄,許多國家正從停工中甦醒,衛福部食藥署擔心原料藥漲價或缺貨,提出藥商紓困方案,單一藥廠最多能申請200萬元,施行約1.5個月,僅有3間藥廠申請,食藥署提醒紓困為期1年半,明年6月底都可提出。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黃玫甄表示,在中國大陸等原料藥產地停工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醫生,你覺得我需要矯正嗎?」、「我的小孩幾歲要開始做矯正呀?」、「現在開始矯正還來得及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這些都是在門診最常被問的問題。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矯正呢?林嵐婷說,牙齒除了咬合咀嚼的功能,其實對美觀和發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