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全身無法動彈 醫師曝關鍵

避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全身無法動彈 醫師曝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多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會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關節,造成關節發炎、破壞,甚至變形。衛福部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王仕凱醫師表示,最典型症狀就是關節及其周邊在晨間出現僵硬不適的感覺超過1小時以上,且關節會出現對稱性腫脹及疼痛,若拖延未就醫,嚴重不僅會使關節變形受損,還可能侵襲心臟、肺、腎臟、肝臟、血管、神經等其他部位。

54歲女遛狗追不上愛犬 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一名54歲婦女,每天早上有帶狗散步的習慣,但近來卻感到腳步跟不上愛犬,一度以為年紀大,關節退化導致,直到就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讓患者一度擔憂會有如已逝知名作家劉俠,成全身難以動彈。王仕凱醫師指出,事實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再像早年一樣難以治療,只要及早發現,透過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療效普遍不錯,不太會演變全身失能的狀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早治療 避免演變關節變形受損

王仕凱醫師說明,患者經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反應,且X光顯示兩手及雙腳關節些微腫脹變形,並呈現對稱性,右手中指關節骨頭更有被侵蝕情況,缺了一小塊,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早期發現治療,目前只要按時服藥控制即可,患者症狀也逐漸舒緩,內心擔憂也慢慢釋懷。

手腳關節活動發現有異 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有部分患者是因遺傳免疫系統基因的缺陷導致,因此若親屬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情況時,就應特別注意。王仕凱醫師強調,解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就是早期治療,因此若發現手腳關節活動情況有異,應避免自行購買成藥服用,必要時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才能有效阻斷關節變形的進程。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7成肝癌與B肝有關! 保肝先懂4大B肝治療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細胞治療特管辦法開放至今已逾2年,衛福部近期擬調整特管辦法方向,擴大適應症範圍,對此石崇良次長年前公開表示,擬有條件開放異體細胞,盼未來能運用在包含腦麻兒童的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幼兒發生腦性麻痺機率約在千分之2至5,傳統治療著重於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林先生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而為了減肥,平均每月跑量80公里,不料去年底卻連跑500公尺都相當吃力,爬上二樓難如登天,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另一名66歲的鍾先生,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甚麼樣的細菌那麼可怕,可以在流感過後馬上襲擊患者,短短三天內就把兩側肺葉吃到千瘡百孔,讓患者喘到快要窒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鄭正威無論在急診或是門診,都曾見識過這種兇猛細菌在流感患者身上的驚人攻勢,有些人在幾天內就病情急轉直下,經過細菌培養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些罹癌長輩想來看醫師,卻擔憂孩子請假載送麻煩,乾脆不來檢查了。」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長者,是台灣數十年發生率竄升最高的一種血癌,不過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懿臨床上觀察,有些長輩因畏懼、頻繁回診打針困難,竟不願治療。他鼓勵患者,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已進入標靶、免疫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