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全身無法動彈 醫師曝關鍵

避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全身無法動彈 醫師曝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多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會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關節,造成關節發炎、破壞,甚至變形。衛福部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王仕凱醫師表示,最典型症狀就是關節及其周邊在晨間出現僵硬不適的感覺超過1小時以上,且關節會出現對稱性腫脹及疼痛,若拖延未就醫,嚴重不僅會使關節變形受損,還可能侵襲心臟、肺、腎臟、肝臟、血管、神經等其他部位。

54歲女遛狗追不上愛犬 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一名54歲婦女,每天早上有帶狗散步的習慣,但近來卻感到腳步跟不上愛犬,一度以為年紀大,關節退化導致,直到就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讓患者一度擔憂會有如已逝知名作家劉俠,成全身難以動彈。王仕凱醫師指出,事實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再像早年一樣難以治療,只要及早發現,透過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療效普遍不錯,不太會演變全身失能的狀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早治療 避免演變關節變形受損

王仕凱醫師說明,患者經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反應,且X光顯示兩手及雙腳關節些微腫脹變形,並呈現對稱性,右手中指關節骨頭更有被侵蝕情況,缺了一小塊,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早期發現治療,目前只要按時服藥控制即可,患者症狀也逐漸舒緩,內心擔憂也慢慢釋懷。

手腳關節活動發現有異 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有部分患者是因遺傳免疫系統基因的缺陷導致,因此若親屬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情況時,就應特別注意。王仕凱醫師強調,解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就是早期治療,因此若發現手腳關節活動情況有異,應避免自行購買成藥服用,必要時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才能有效阻斷關節變形的進程。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7成肝癌與B肝有關! 保肝先懂4大B肝治療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夫妻生活可不時隨時隨地就能進行的,在有些情況下,這一親熱舉動有時反而會要了你的命。 重病初癒 一般說來,患病期間應杜絕夫妻生活。由於疾病的種類繁多,病情輕重不一,最好本人坦率地向醫生徵求意見。 過度疲勞、酒醉或情緒不好 男子在醉酒後,其精子可發生畸形,如果受孕,會影響胎兒。 月經期間...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toments.com 下同   ▲患者肺中洗出來的牛奶狀液體。 這位張先生今年39歲,1月初感到胸悶、氣喘!後來竟然發展到上廁所都要帶著氧氣瓶,原來他患上了發病率僅十萬分之一的肺泡蛋白沉積症,體內的蛋白質大量沉積到肺裡。南京市胸科醫院的醫生對張先生進行了洗肺手術,被清...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 97歲的老人是怎樣一個狀態呢?顫顫巍巍?一身慢性病?牙口還不好?——不見得! 國醫大師——李輔仁,近代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97歲了,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說起話來仍是聲音寬厚、底氣十足,臉上的皺紋也很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