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部桃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 陳時中:風險小但全採檢

部桃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 陳時中:風險小但全採檢

部桃醫院爆發院內感染風暴持續蔓延,疫情指揮中心現在不僅擴大匡列人數,更把醫院的急門診都得停掉,雖然沒有封院,但連原本不在紅區的11樓護理之家,都進行採檢,包括49名病友和40名醫護,通通採檢,一早甚至有一名住過12A病房的民眾,跑到醫院採檢,讓指揮官陳時中再三呼籲,就算還沒接獲通知單的人,拜託還是先留在家中不要亂跑。

前一晚指揮中心緊急宣布擴大匡列人數,一早部桃急門診全部暫停,但有民眾擔心害怕自己染疫,趕緊來採檢。只是這名男子1月11日入住12A,正巧是案889出院當天,雖然短暫待了4小時,究竟是一前一後的銜接?還是共處一室?不得而知,但這樣趴趴走?會不會讓疫情又出現破口,指揮官陳時中苦口婆心勸說。

部桃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 陳時中:風險小但全採檢

陳時中說,「這邊要特別拜託,假如你是要被隔離對象,還沒有接到相關隔離通知的時候,請待在家裏面等候通知,最好你真的有疑問擔心,還是打1922。」

拜託民眾有疑慮都不要亂跑,等候通知,除了匡列者外,部桃病房大樓幾乎被改列為紅區,除了11樓的護理之家,但CDC為求慎重起見,還是對所有人進行採檢。

部桃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 陳時中:風險小但全採檢

陳時中表示,「護理之家目前住民有49名員工40名,雖然他們都是獨立運作,可是我們今天也安排他們全部做採檢,會根據最後檢驗的結果,我們再進一步相關後續的處理,因為這些病人大多數都不會動的,大部分主要都是長期臥床的,所以他移動風險相對的小。」

就怕唯一綠區也淪陷,但傳出1月9日院方管理階層在揚昇高爾夫球場,舉辦百人餐會,一度傳出首起染疫的醫師和女友都有出席,指揮中心否認消息後,現在又傳案863護理師確實去過。

部桃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 陳時中:風險小但全採檢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有參加這個...參與者都有做採檢,後來也都沒有任何人有陽性,所以在那次目前沒看到任何傳染跡象。」

陳時中也說,「那時候案863是完全沒有接觸到,以這樣的疫調來看是完全沒接觸,所以在1月9日那天,他那時候跟我們都是一樣的人」。陳時中用接觸時序,認為傳染機率不高,但在院內感染風暴沒找出真正感染源之前,恐怕沒人敢大意。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大腸激躁症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腸道機能異常,並非感染發炎或癌症所引起,生理結構上也無缺陷,而是壓力所引起的長期健康異常狀況,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從中醫觀點來看,腸躁症的病因以情志因素最為重要,與肝的疏泄、代謝功能和情志有密切關係。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關鍵,而肝經由調節氣機的升降,也會影響大...

閱讀詳情 »

60歲的何先生,平日生活作息正常,某天晚上睡眠中,卻被家人發現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無呼吸心跳,緊急呼叫救護車。救護車抵達前,家人先實施CPR,救護人員抵達後,立即做心臟電擊,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團隊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後救回一命,成功避免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

閱讀詳情 »

眼睛是靈魂之窗,年紀大、老化是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根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就有6成患有白內障,到了70歲以上更高達9成。 產生白內障的原因很多,簡單可區分成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先天性的主要是母體影響到胎兒所造成的,例如母體受到輻射線、德國麻疹、服用藥物等。後天性的如外傷、發炎、高度近視、糖尿病等,...

閱讀詳情 »

很多人自覺飲食不夠營養均衡,就會買鈣片、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來吃,但現在有研究認為,補充維他命不但對降低死亡風險沒有幫助,如果攝取過量,還可能傷身,研究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中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數據,其中包含全國超過27,000名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