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獲新生! 早治早好、C肝治療不要等

重獲新生! 早治早好 C肝治療不要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剛滿70歲的黃先生10多年前罹患胃癌,禍不單行又被篩檢出C肝,當時只能接受干擾素治療,但發燒、噁心的副作用,才兩個星期就瘦2公斤,只好被迫放棄治療。這幾年愛妻竟罹患乳癌,黃先生牽著太太的手成功對抗乳癌,太太鼓勵他重新再戰C肝。去年在醫師建議下,黃先生決定自費二合一C肝口服新藥治療,六周後第一次回診就測不到病毒量,完成療程後、定期追蹤回診,已達到治癒目標 (SVR 24)。

基因型1b是C肝患者頭號敵人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高嘉宏表示,C肝基因型1b是亞洲C肝患者頭號敵人,尤其在台灣,C肝病患當中有50~70%屬於1b型。而1b型不僅攻占台灣C肝病患,其罹患肝癌的風險亦明顯高於C肝其他基因型(1a、2a、2b),C肝病患進展到肝硬化者,當中有一半以上是1b型,到了最後罹患肝癌的患者,有60%是1b型,顯然1b型是個凶狠的角色。

高嘉宏理事長指出,經追蹤研究發現,C肝及早治療可降低75%的死亡風險,而C肝若沒治好,肝硬化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是肝纖維化者的3~5倍,且肝癌發生率是治癒者的2倍,所以要及早治療、把握C肝治癒機會,降低肝癌發生死亡風險。

日本上市後未發生任何致死案例

C肝新藥可以完全治癒,安全性亦受到高度關注,台灣參加台、中、韓二合一C肝口服新藥研究,未發現有肝損傷病例,且經過病毒突變檢測(RAS)後,無病毒突變者治癒率可達99%;日本亦率先提出該藥上市後實際監測研究,在收案3,000人當中,未發生致死案例,被通報嚴重不良事件者、僅占1~3%,且都是可被解決的,肝功能的損傷是暫時性、可回復的,藥物安全性高。

急迫性患者把握新藥治癒機會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高醫大學醫學系內科教授戴嘉言指出,除療效外,藥物安全性同等重要,病患應遵從醫囑,完成整個療程,之後再定期追蹤檢查,確定已完全測不到病毒、治癒C肝。有治療急迫性的C肝患者,不要因為等待健保給付而拖延治療,應把握新藥治癒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嬰兒的成長速度快,常常新買的衣物,過了兩三個月就不能穿了;對於孩子時常需要添購新衣物,究竟應該如何挑選是許多爸媽共同的疑惑,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提醒,針對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需求,依生長狀況選擇合適設計最重要。「材質、設計」2 大重點 符合孩子成長變化看著寶貝一天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腸道疾病或外傷導致需要安置「造口」來進行排便,但若未妥善執行,可能導致糞水外洩,不僅會使周遭皮膚發炎等,更引發照護困難。一名男患者因為造口袋無緊密貼合,逾 4 年未能安心療養,經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診治,移動造口,改善患者生活。男子車禍後造口安置不當 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2019全球健康10大威脅,包括空氣污染和氣候變遷、非傳染病、全球流感、醫療薄弱的環境、細菌抗藥性、伊波拉及其他高危險病原體、貧瘠醫療、疫苗猶豫、登革熱和愛滋病毒。其中反疫苗風潮竟名列其中,最受專家矚目。疫苗每年救百萬人 疫苗猶豫恐阻成...

閱讀詳情 »

生育率逐年下降,不孕人數增加,求子大不易,尤其大家對產下健康寶寶的要求也愈來愈高。隨著近年生殖醫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與遺傳諮詢的重要性受到關注,尚未懷孕的婦女多加利用孕前多疾病帶因篩檢,可以避免在不知情狀況下,因為懷有染色體的DNA異常胎兒,只好被迫忍痛在孕期中止妊娠,造成身體及心理上的傷害,徒留遺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