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銀髮族營養不足 易出現肌少症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銀髮族隨著年齡增加,生理功能會逐漸退化,而要使身體健康,尤其是在飲食與運動這兩方面要特別注意!營養師提醒,銀髮族若是營養攝取不足,很容易出現肌少症,不但會行走無力,嚴重時恐長期臥床;因此,家人應多準備銀髮族適合的食物,讓銀髮族吃得更健康。

隨著國民平均壽命逐年提升,生育率逐年下降,導致人口年齡結構產生重大改變,根據內政部統計,臺北市老人人口至102年7月已達35萬5千多人,佔北市總人口13.25%,老化在生理、心理上的改變會影響進食,且老人常伴隨有慢性疾病,如果長期營養狀況不良,所導致的後續健康狀況更不容忽視。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師陳芝諺表示,隨著年齡增長,銀髮族常會有口腔唾液分泌減少、牙齒脫落的情形,不但會造成咀嚼功能變差,並會有消化酵素分泌減少,使得消化功能減弱;若是在飲食上沒有獲得足夠的營養,極易出現肌少症,往往會有行走速度變慢、手握力變差,身體組成分析可測得肌肉質量減少的現象。

所以,對於銀髮族牙齒掉落,在攝取食物時會出現咀嚼困難,甚至在喝液體食物會嗆到時,有何改善之道呢?陳芝諺營養師建議,要適時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可將鹹粥或麵條等半流質飲食以果汁機絞打成泥狀,依銀髮族吞嚥功能,可將流質食物調整成三種不同稠度,濃度稀至稠分別是醬油膏狀、美乃滋狀及布丁狀,即可方便銀髮族攝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42

相關推薦

40歲後近的看不清! 睫狀肌失靈變老花年紀越大,發現近的東西越看越不清,老花找上門,這是因為眼球睫狀肌原本收縮自如,改變水晶體曲度所以能看清,但隨著年紀增加睫狀肌不再靈敏。眼科診所院長鐘珮禎指出, 40歲之後睫狀肌力道沒那麼強,沒辦法很好地改變水晶體曲度,導致看近調節力變差,這就是老花一開始的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醫療資源豐富,民眾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隨著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輩朋友除了身體的疾病問題,也出現失智情形。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在 2017 年的失智人口已達 27 萬人,更可能在未來 50 年突破 100 萬人;此外,台灣有 9 成以上失智者都住在家中,超過 5 成...

閱讀詳情 »

雞蛋在日常生活中,既容易取得、營養價值豐富,料理上又能做很多變化,是接受度相當高的食材。但是網路經常流傳一些迷思,也常引起民眾不安,包括吃雞蛋的同時是否會攝取過量膽固醇?只要不吃蛋黃就不怕膽固醇過高?吃半熟的蛋會中毒?除了來破解吃雞蛋的這些迷思,同時要避免如何吃雞蛋的同時,不會吃下更多反式脂肪和飽和...

閱讀詳情 »

冬天胃腸常鬧脾氣,由於溫差大、腸胃蠕動慢,加上壓力大、飲食習慣不佳,容易發生心口灼熱火燒心、胃酸逆流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有人出現以上不適,便馬上吞制酸劑、胃腸藥,到底是否正確?中醫師認為,未依照醫師指示長期吃西藥的人,短期看似可暫時緩解,但是小心會反覆發作。中醫認為引起胃酸逆流,大致可分為4大類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