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錯誤傷口照顧觀念恐留疤! 專家教正確做法

錯誤傷口照顧觀念恐留疤! 專家教正確做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傷口的成因很多,有急性的擦挫傷、撕裂傷或燒燙傷,也有一直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那所有的傷口治療都是一樣的嗎?那可不一定!傷口治療有一定的基本原則:需要定期清潔傷口與換藥,不宜接觸生水避免感染,並使用紗布或人工敷料覆蓋傷口,持續觀察傷口的變化,並適時就醫。

延遲傷口癒合  恐成疤痕結痂

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羅世倫表示,很多錯誤的觀念反而讓傷口延遲癒合甚至產生後續明顯的疤痕,包括:讓傷口通風乾燥、讓傷口上覆蓋結痂組織、用刺激性的酒精或藥水消毒傷口而讓每次換藥都痛不欲生,這些都只會讓傷口變得更糟糕。

目前的研究發現讓傷口處於一個微潮濕的環境下,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藥膏或適合的人工敷料,避免傷口的感染,更能加速傷口的癒合。針對傷口表面的壞死與痂皮組織給予適當的清除甚至手術清創,能提供更好的表皮再生環境。

檢視傷口成因 不同照料方式

急性傷口必須檢視傷口產生的原因,來尋求適當的傷口處理方式。小範圍表淺的擦挫傷,若沒有深及皮下組織,可以考慮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觀察組織液與分泌物的狀況,是否有伴隨紅腫熱痛的症狀,釐清是否有感染發生。若受傷發生當下就處於一個骯髒的環境,例如:道路上摔車「犁田」,滑倒跌落水溝等,就必須優先考慮使用抗生素藥膏治療傷口,避免傷口感染惡化。

人工敷料照顧傷口 需依分泌物多寡判斷

羅世倫醫師指出,必須依據傷口分泌物的多寡,選擇不一樣的人工敷料照顧傷口。分泌物量很多會優先考慮使用泡棉類的高吸收性敷料;分泌物量不多且沒有感染的狀況才會建議使用傳統的人工皮照顧傷口。

針對急性傷口若深及皮下組織,包括切割傷或撕裂傷,羅世倫醫師說,立即清創縫合會是比較好的治療方式,不然傷口癒合時間會延長且未來疤痕也會相對明顯。

傷口嚴重程度  專業醫師判斷

傷口的成因五花八門,羅世倫醫師強調,任何外用內服的治療也都影響著傷口癒合的速度,諸多因素都會讓傷口一直好不起來,所以請不要使用偏方治療傷口,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上策。

【延伸閱讀】

乳癌友內視鏡手術重建乳房 傷口小不用擔心疤痕

受傷了怎麼辦?傷口照護、疤痕預防重點提醒,醫師圖文解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的問世及接種率的提高,許多國家的疫情已逐漸獲得控制。然而在南亞的印度地區,爆發了第二波的COVID-19疫情,至目前為止COVID-19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800萬例,死亡人數達33.7萬例。不僅如此,在COVID-19第二波疫情的同時,也出現了白黴菌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感染新冠病毒,最怕引發重症、併發症,甚至猝死,不過,越來越多國外研究證實,新冠病毒還可能損傷大腦組織,導致嚴重腦內發炎,少數年輕確診者幻聽幻視,部分重症患者則躁動不安,出現譫妄症狀。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會感染血管內皮細胞,而大腦組織中也有...

閱讀詳情 »

2021.07.0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日為止,已經有67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日,台北市政府針對環南市場等批發市場,大規模檢驗約7,500人,發現環南市場竟有41人確診,今(2)日上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往視察,要求環南市場相關所有人員,暫勿移動在家等待聯繫,市場全面停市3天;同時,台北市長柯文哲、立委林昶佐、市場自治會長林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