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3歲小弟弟因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持續腹瀉血便而住院,確診為「困難梭菌」感染,雖接受殺菌效果最強的抗生素治療,仍反覆感染,最後醫療團隊以內視鏡將姐姐的腸道菌叢植入病童腸道中,腹瀉血便症狀獲得緩解,且腸道菌相變得均衡。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召開「微菌叢植入術」成果發表記者會,宣布完成5例治療案例,患者年紀最小3歲,最長者88歲,均感染反覆性「困難梭菌」。此外,長庚也宣布成立「長庚微菌治療中心」、「微菌銀行」,積極投入臨床與轉譯研究。
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部分患者因大量、長期使用廣效性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相變差,此時又感染「困難梭菌」,其毒素引發了偽膜性大腸炎、毒性巨結腸症。
據統計,美國每年約45萬人感染此菌,其中3萬人因此死亡。台灣地區之前的研究顯示,每10萬住院人次,約有45個感染個案,等於每1,000個出院人次中就有3人曾感染。
在治療上,必須使用更多、更強的抗生素,例如萬古黴素、咪唑尼達,但失敗機率偏高,也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抗藥性細菌感染;即使病情獲得改善,也會反覆感染。但近幾年有突破性進展,「微菌叢植入術」提供了1個環保及自然的治療方式,邱政洵表示,國外不少臨床研究證實療效不錯,相較於傳統的抗生素治療更具成本效益。
為此,林口長庚投入臨床治療,以糞便發展「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自去年至今年6月底,成功完成5例,病人最小3歲,最大88歲,治療後均順利改善腸道菌相,緩解腹瀉症狀,成功率達百分百。
以3歲男童為例,一開始以為哥哥可以成為糞便微菌捐贈者,但被驗出致病性細菌,不適合捐贈,最後確認姐姐健康狀況符合捐贈條件,利用內視鏡方式將她的腸道菌叢植入病童腸道中,術後腸道菌叢逐漸改善,移植2至4星期,病人幾乎恢復完全正常的腸道菌相,追蹤時間從2個月到1年多,均無復發跡象。
邱政洵提醒,如果出現不明原因腹瀉,甚至合併腹脹、腹痛或血便,就要懷疑可能是「困難梭菌」感染,應儘快就醫診斷治療。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勉勵蘭陽學子 羅東博愛醫院頒51萬獎學金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為了鼓勵宜蘭地居家境清寒卻奮發向上的學生,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舉行獎助學金頒獎典禮,總計發出新台幣50多萬的獎金,由36名來自宜蘭地區的學子獲得獎項,期許每位獲獎學子都能繼續努力向上,在未來成長學習路上能安心學習所長,將來為社會盡一份心力。這次獲獎名單中,有位...
閱讀詳情 »存骨本防骨鬆 減少骨質流失的5tips
骨骼會不斷的新陳代謝,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生理現象。不過無論是男是女,大約過了35歲左右,骨質開始會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特別是更年期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每年骨質流失速率更高達3~5%。因為如此,女性骨質疏鬆發生風險比男性高出6~8倍,65歲以上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也超過三成之多。 由於骨...
閱讀詳情 »搭配菜湯細嚼慢嚥 吃粽不怕消化不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端午節不免一定要嚐嚐粽子美味,但慢性病、腸胃不適患者或是怕胖民眾等恐怕得小心食用;彰化基督教醫院消化系中心個案管理師劉怡伶指出,因為粽子用糯米製成,需要較長的消化時間,像是腸胃疾患若攝取太多,恐怕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症狀。但要如何享用粽子卻不傷身呢,其實建議一般一餐最好不要...
閱讀詳情 »據傳女明星[去眼袋]秘訣是這招 原來不用微整型~就能輕鬆消除煩人眼袋 立即年輕十歲
(此圖為示意圖 圖片來源1 2) 煩人的眼袋出現的時期是因人而異的,大多數人是在25~30歲之間就會生出眼袋,45歲左右更明顯,眼袋的出現不僅影響人們的形象,也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人們的自信心,因為看起來衰老、憔悴。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預防眼袋呢? 首先要瞭解眼袋的形成原因才能更有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