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久坐久站當心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長期久坐久站當心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長途搭機、久坐不動,小心發生「經濟艙症候群」,導致「深層靜脈栓塞」。

醫師提醒,「深層靜脈栓塞」不只發生在飛機上,教職、餐飲業、專櫃人員、上班族等需久坐久站,都成為該病的高危險群,嚴重惡化恐成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據研究顯示,每坐1小時,深層靜脈栓塞風險增加10%。

77歲的陳媽媽就是一個例子,去年10月她因摔倒髖骨裂傷而臥床休養,沒想到右腳腳底到小腿明顯比左腿浮腫3分之1,原以為長期臥床難免因血液循環不佳水腫,經醫師診斷,才發現是「深層靜脈栓塞」。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表示,血栓分為動脈及靜脈血栓,形成主因包括血流量減少、血液變黏稠、血管壁異常等,當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血液滯留在下肢靜脈,就會引起靜脈血栓形成,若血栓順著血流回流到肺部,發生肺栓塞,恐有致命危機;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1個月內死亡率高達7.1%。。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指出,深層靜脈栓塞症狀包括下肢水腫、發熱、疼痛,常從腳趾一路往上腫,甚至到小腿、大腿。如果發生初期就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若沒有良好控制,復發率高達47%,更有50%機率惡化為肺栓塞。

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李中毅建議,平常避免久坐、久站、久臥,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多補充水分。另外,孕婦、肥胖者及曾經中風、接受骨科、婦產科、直腸外科骨盆腔手術、癌症患者,都屬於深層靜脈栓塞高危險群,若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甚至穿不下,應儘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日前一名曾姓民眾與車友赴大陸騎單車,途中卻意外遭小客車撞擊,一度因為助骨外傷、氣胸及左肺塌陷,在當地醫院求助無門。所幸透過民間友人輾轉協助,回到嘉義長庚進行救護,協助重做影像檢查,並會診骨科討論手術計畫,不但氣胸得到改善,塌陷的左肺也完全張開,目前已經復原返家靜養。大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50歲張女士,4年前發現肝臟腫瘤後,進行右肝全切除,但兩年後腫瘤復發在代償增生的左葉,來到長庚醫院進行射頻消融手術,無法消融到正確位置,第二次透過影像融合技術,以及對比劑超音波導引下再次消融,成功消滅腫瘤,迄今2年未再復發。肝膽胃腸科醫師的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盧勝男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42歲的楊太太,結婚四年後努力懷上孩子,連續四個寶貝都經歷早產,甚至需要臥床安胎,最長懷孕週數僅34週又5天。雖然夫妻倆都喜歡小孩,得知懷上第五個寶貝時,過往的安胎經驗始終讓夫婦倆擔憂。決定接受馬偕醫院中醫部婦科調養安胎,最後寶寶36週又2天順利產出,母子均安,出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孩子面對繁重的課業,常常感到壓力大時,其實這時若能適時撫摸毛小孩,就能幫助減緩壓力,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只要和動物互動約10分鐘,就能幫助改變身體壓力水平,此研究是以249名大學生為對象,利用觀察荷爾蒙、皮質醇等主要壓力,了解寵物進入校園的好處,結果顯示,和貓狗玩耍或出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