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夫妻努力做人...連生五寶 中醫這樣做「保安胎」

夫妻努力做人...連生五寶 中醫這樣做「保安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42歲的楊太太,結婚四年後努力懷上孩子,連續四個寶貝都經歷早產,甚至需要臥床安胎,最長懷孕週數僅34週又5天。雖然夫妻倆都喜歡小孩,得知懷上第五個寶貝時,過往的安胎經驗始終讓夫婦倆擔憂。決定接受馬偕醫院中醫部婦科調養安胎,最後寶寶36週又2天順利產出,母子均安,出生體重達3,352公克。

中西醫合併調理 兩週一次中醫用藥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科主治醫師瞿瑞瑩,楊太太懷孕甫滿18週即開始每2-3分鐘宮縮一次,由外院轉入馬偕紀念醫院後便由婦產科積極為其安排安胎計畫,包括臥床安胎、口服舌下錠、針劑、塞劑等安胎藥物,順利將胎兒養到27週,宮縮頻率仍維持約7-10分鐘一次。

楊太太在接受中醫介入安胎後,隨即感受到明顯差異,身體不適症狀改善,也在兩週調整一次的中醫用藥狀況下,逐步調降西醫安胎藥物的用量,甚至不需要使用到自費安胎藥物。

多胎且早產經產婦 擬三階段安胎計畫

瞿瑞瑩表示,楊太太因為頻繁宮縮導致絕對臥床的必要,還要忍耐安胎藥物帶來的燥熱及心悸等不適,心情也十分焦慮,考量楊太太為多胎且早產的經產婦,擬定三階段治療計畫,幫助安胎過程更為平順:

固腎安神(28w):著重緩解頻繁宮縮及母體緊張,以甘麥大棗湯、菟絲子及續斷,幫助患者寧心安神、顧腎養血並且培護胎元;

清熱散鬱(30w):加強緩解患者因安胎藥物造成的喘熱及腹脹,以黃芩湯及半夏厚朴湯,幫助清熱和中、理氣散鬱以達安胎之效;

調和瀉下(32w):針對患者主訴的發熱及排便困擾,以大柴胡湯、黃芩及白朮,調和陰陽、行氣燥熱以養胎。

瞿瑞瑩提醒孕產婦或求子夫妻,若希望尋求中西醫合併治療,除了選擇醫療院所之合格中醫師、切勿使用偏方外,最好讓主治的中西醫師,了解目前的用藥及療程,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延伸閱讀】

前櫃姊靜脈曲張常抽筋 靜脈黏合膠水治療新選擇

不懼怕洗腎 工程師靠「腹膜透析」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邁向「零出血」人生 重症A型血友病治療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比起過度節食、服用減肥藥等激烈的減重方法,最近168斷食法在瘦身相當熱門,而所謂「168斷食法」,是指1天中16小時斷食、8小時進食的概念。原理在於利用禁食的時間讓身體內肝醣、葡萄糖用完後,接著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其他如186斷食法、52斷食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1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戴口罩呼吸道感染發生率降 腸胃炎患者反增加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個病童,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近六位。今年最特別的是,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2歲半的小涵(化名)因持續兩三日的發燒,且不願開口說話、進食,被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深頸部後咽腔膿瘍壓迫所致,經小兒部張雲傑醫師診斷需盡快動手術,並立刻聯繫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做清創和引流,所幸小涵在術後恢復良好,日前已順利出院。 解析小兒急重症 後咽腔膿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張姓患者,過去有胃食道逆流的病史,三十年來排便頻繁,一天至少4次,多則8次,大便水樣且有黏液,伴隨肛門灼熱,排便急有時忍耐不住,夏天症狀加重,情緒緊張會誘發腹痛且排便增加。大腸鏡檢查無異常情況,排除發炎性大腸炎、惡性腫瘤等疾病,西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腸躁症嚴重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