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傷心欲絕恐猝死! 心碎症候群影響內分泌攻擊心臟

長期傷心欲絕恐猝死! 心碎症候群影響內分泌攻擊心臟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2歲上班族莉莉(化名)個性傳統內向,與男友交往穩定甜蜜,前陣子適逢中秋節,原本期待能跟男友共度美好佳節,沒想到男友謊稱加班,卻在別的地方跟朋友狂歡,面對男友欺騙,讓莉莉感覺心都碎了,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甚至無法呼吸,加上夜夜失眠與情緒低落,經精神科診所就醫評估確診「心碎症候群」。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心碎欲絕」在醫學上是真的有這個病症,稱之為「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研究,「心碎症候群」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發生率是男性的7倍至10倍,最常發生在親人過世、夫妻離婚或情侶分手、甚至失業或考試失利等情境時。


楊聰財解釋,當人體長期處在壓力下,身體會分泌破壞性很強的可體松,干擾體內血清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及腦內啡的正常分泌,引發憤怒、焦慮、憂鬱等症狀,若長期處於負面情緒,會傷害腦袋的海馬迴,讓記憶體受到干擾,同時可體松會攻擊全身,造成免疫與腸胃系統失衡,甚至攻擊心臟器官引發猝死。


楊聰財說明,「心碎症候群」是壓力適應障礙的終極惡果,當患者出現急性壓力事件,不知道如何面對及處理,就會出現上述恐怖的生理及心理症狀,又加重面對這些症狀的壓力,然後再出現讓人覺得生不如死的身心症狀,長期這樣的惡性循環,會持續破壞患者的身心健康,應及早尋求專業精神醫療團隊來協助。


楊聰財建議,針對「心碎症候群」的治療,會針對生理、心理及環境等3方面同時進行,例如先以藥物來改善患者失眠及憂鬱、焦慮的生理症狀,再來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改變負面想法,例如案例莉莉因被男友欺騙而感到心碎,但若能趁這個機會真正認識這個渣男行為,離開他反而應該要開心。


楊聰財補充,患者遇到壓力事件時,也可找親朋好友、姊妹淘參與聚會或唱歌,抒發心中的悲傷及壓力,透過分享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及鼓勵,心裡開朗自然就可以痊癒,心碎症候群的療程一般需要3至6個月,需與精神醫療團隊共同努力,用耐心與信心積極治療,讓病情獲得改善。


更多NOW健康報導
▸葉黃素別亂吃! 眼科醫師: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去許多東部民眾總得前往西部醫院尋求治療,未來不用再舟車勞頓,花蓮慈濟醫院細胞治療計畫案已於108年8月22日獲衛福部核准,拚出全台第三張細胞治療許可,也是花東第一家通過細胞療法核准使用的醫療機構;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其合作的尖端醫亦通過GTP訪查,可開始執行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62歲的趙寶蓮是得憶園最資深員工,民國74年經考試進入彰基服務,28歲的她擔任門診助理員一職,服務至103年辦理退休,當時57歲,剛陪伴完失智的慈母走完最後一程。失智症中心成立據點時,邀請她進入據點服務,服務失智長者與家屬們,她欣然同意,並毅然決然提早申請退休、再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最新調查指出,卵巢癌發生率在近10年增長1.1倍,位居國人女性癌症死因第8位。卵巢癌在台灣有寧靜殺手之稱,症狀常被當成腸胃疾病,許多患者發現罹癌時大多數已到3B或3C轉移擴散了。醫界建議,婦女抹片檢查可加做骨盆超音波及抽血檢驗卵巢腫瘤指數,以利早期發現,已經罹癌的患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花蓮報導】今年19歲的簡小姐,從高二開始每個月的經期,總是要經歷頭2天的生理痛,疼痛難耐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不然無法上課,為了改善每月1次的疼痛,簡小姐至醫院求診,經黃曉怡醫師調理2個月後,終於告別經痛的困擾。   以現代醫學分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花蓮慈濟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