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長者慎防跌倒!事故傷害死亡亞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長者慎防跌倒!事故傷害死亡亞軍

臺灣65歲以上長者中,跌倒是因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第2名。根據國內統計,長者跌倒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每年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5至40%。根據200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在臺灣社區長者跌倒發生率為10.7至20.5%。

 怕跌倒而限制行動 反造成身體活動力下降

臺灣長者跌倒盛行率高,每6人中就有1人曾發生跌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6年10月到11月期間,就設籍或居住在臺北市1,088位65歲以上長者進行健康行為與跌倒風險調查,65歲以上長者有78.6%多以走路當作運動,運動強度明顯不足。22.2%長者過去1年曾跌倒,跌倒2次以上的比率高達44%。

長者跌倒的比率有逐年增加趨勢,部分長者更因有跌倒經驗害怕再跌倒,而自我限制行動,間接導致身體功能及活動能力下降。為防止長者因跌倒而失能、失常,應該培養長者運動習慣。除了日常走路身體活動,更應該透過其他中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幫助長者增加肌力、平衡感、敏捷力,避免跌倒事件在生活中屢屢發生。

長者看電視、上網比例增 久坐恐使身體機能下降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臺北市高齡長者採坐式生活型態的時間太長,特別是坐著看電視、上網,其中坐著上網的人口快速增加。長者運動時間越少,身體機能越不好。日常生活中,因身體機能下降,造成跌倒的機率增加,長者一旦跌倒,對日後的生活造成許多不便。

黃世傑局長提醒,衰弱對於長者的生活功能和品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家中有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應多關懷,並可利用臺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衰弱篩檢評估服務或索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防跌手冊。相關訊息請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1801至1807及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查詢。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一名30出頭的周姓年輕男子,在某科學園區擔任研發工程師,工作壓力不小、時常熬夜加班有內痔病史,一年多前,他突然因為持續兩個多月的腹痛向我求診,透過無痛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處有惡性腫瘤,化驗結果為直腸癌二期,正值打拼奮鬥年紀的他當然無法接受,甚至驚訝不已,他告訴我一開始血便以為是痔瘡復發,就近跑去住...

閱讀詳情 »

    年僅十八歲的大一男孩,長期吃泡麵當宵夜、熬夜念書,罹患胃癌治療一年後,因癌細胞擴散而死亡。醫師指出,目前沒有研究證實泡麵會致癌,但長期吃高鹽食品會增加胃癌風險,呼籲民眾少吃香腸、臘肉等醃漬食物。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表示,該名男大生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飲食脫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77歲的黃太太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1年前健康檢查發現2公分肝癌,因年紀大、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評估手術風險過大,經治療團隊評估,使用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後,腫瘤完全治癒,過程中也沒有副作用,治療後維持很好生活品質。 影像導引、呼吸調控 追蹤腫瘤 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