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行動障礙危害多! 勤動吃好降風險

長輩行動障礙危害多! 勤動吃好降風險

高齡長輩嚴重骨折 運動治療重返樂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高齡 86 歲的宋奶奶,在 4 年前因為一次摔傷,左邊髖部骨折進行手術,爾後每天補充鈣片,希望藉此強化骨質。但在今年 6 月,宋奶奶到九份旅遊,因不慎二度跌倒,緊急送醫確診為「行動障礙症候群」,需要由輪椅輔助,並臥床休息。性格開朗的宋奶奶,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恢復輕快步伐,因此積極藉由運動治療輔助,不到 3 個月的期間便不需要坐臥輪椅,回到自由行動的樂活狀態。
不僅骨質疏鬆危險 肥胖也須注意「行動障礙症候群」
「行動障礙症候群」是近 2 年提出的新興詞彙,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陳芳萍理事長表示,由於醫界逐漸關注,骨質疏鬆症不單單是骨折的唯一元凶,進一步研究發現,有六大症狀都容易造成骨折,進而產生更大危害;其中除了骨質疏鬆症外,包含:肌少症、關節炎、握力不足、容易跌倒及肥胖;若是有三項症狀,就為行動障礙症候群患者,骨折的風險相較於正常人高於五成以上。
補品攝取加運動 雙重應對成防治關鍵
針對行動障礙後群的防制,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榮福主任提到,在各界積極呼籲補鈣的衛教宣導下,民眾補充鈣質的比例雖有明顯提升,但仍有近 9 成年長者是行動障礙症候群高危險群。事實上,鈣質的吸收要有維他命 D 共同支持,但除了攝取充足鈣質及維他命 D 外,必須配合運動才是關鍵。
環狀運動效果強 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習慣
陳榮福表示,藉由增進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訓練骨骼與肌力的阻抗運動,以及舒緩肌肉的伸展運動三個階段,每週 3 次、每次約 30 分鐘的環狀運動訓練。經由至少 3 個月的訓練期,除了行動能力有明顯改善之外,針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更有下降趨勢,是相當有助益的運動防治法。陳榮福提醒,預防行動障礙症候群的兩大重點,即為飲食及運動,除了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也要注意均衡飲食,並攝取優質蛋白質,才能達到最佳效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福部臺北醫院日前舉辦「南丁格爾體驗營」活動,共有24名高中生集體變身護理師,學習傷口包紮、異物哽塞處理法、心肺復甦術、輔具使用等實用的護理技術,並透過矇眼、遮耳等方式變身病人,切身的體驗病人在接受各種護理措施時的需求與身心感受,在同理中換位思考,學習了解病人需求,減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人拉肚子,第一反應都是趕緊服用止瀉藥,只求緩解症狀,但造成腹瀉的病因有很多,如果沒有搞清楚就胡亂吞下止瀉藥,不但病狀沒有得到控制,反倒可能加重病情。有30歲的黃先生,長期以來就有腹瀉的問題,以為只是壓力大,吃吃止瀉藥控制就沒事,但沒想到病情更加嚴重,已連續狂瀉好幾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電視螢幕的用眼習慣,年輕患乾眼症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幾乎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乾眼症狀有乾澀、紅眼、異物感、分泌物增加、疲勞、影響視力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角膜上皮破損與角膜潰瘍,乾眼問題不可不慎...

閱讀詳情 »

中央氣象局發布高溫資訊,台東縣及花蓮縣為橙色燈號,有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台北市及新北市為黃色燈號,有36度以上的高溫,氣象局也指出,未來幾天氣溫仍會持續增加。 由於夏日悶熱的天氣常使汽車車廂溫度快速攀升,而幼童體溫調節能力又較差,國民健康署提醒家中有幼童的家長提高警覺,即使開車臨停片刻,也不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