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長輩跌倒別輕忽!根本改善9危險因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長輩跌倒別輕忽!根本改善9危險因子

關於家中長輩發生跌倒這件事情,許多人可能習以為常,認為是長輩不小心才跌倒,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跌倒雖然常見,但背後往往代表著高齡長者有更深層的問題。若忽略不理,日後跌倒伴隨的併發症將造成身體傷害、失能、住院甚至是死亡風險,也為長者心理帶來負面影響,增加家人照顧的負擔。

長者跌倒嚴重可能臥床、失能

根據台灣統計60歲以上老人年平均跌倒發生率約15至34%,隨著長者年齡增長,跌倒危險性更逐年升高。跌倒所帶來的常見傷害可大可小,輕則皮肉損傷,嚴重者甚至因而臥床、失能或者住院、死亡。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家醫科醫師洪政豪說明,可將造成跌倒的風險因子分為內在外在因素2大類去探討。內在因素泛指與高齡長者身體狀況相關的因子,如(1)老化導致平衡感變差、(2)下肢力量減退所造成的步態不穩、(3)心肺功能的衰退及(4)各類型急慢性疾病都讓老人的跌倒風險提高。外在因子則指身體因素以外的因子,包含(5)多重藥物的使用、(6)不熟悉的環境、(7)昏暗燈光、(8)不合適足部鞋具、(9)不正確的輔具選擇。

分析許多危險因子 可被預防或處理

洪政豪醫師提醒,現實生活中,高齡長者的跌倒意外很少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家屬應盡可能詳細把長輩跌倒時的資訊記錄下來,包括跌倒時正在從事的行動、是否失去意識、失去意識時間多長、有無在場目擊者、有無外傷及行動能力的喪失、是否有頭部撞擊、發生跌倒的時間與場所等資訊,轉呈給醫療工作人員做鑑別診斷。

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家中老人若常發生跌倒,千萬別當作是意外,許多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其實可以被預防或處理。考量跌倒及相關併發症可能對長者或整個家庭帶來的傷害不可輕忽,應該轉介相關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跌倒風險因子的評估與檢視,並且進行後續介入,才能防範於未然。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約40歲的陳姓婦人覺得右腋下處刺痛,就診後發現右側胸壁處藏著一根斷裂的縫紉針。陳婦表示,早上起床關掉鬧鐘後,本想倒頭繼續睡。但剛躺回床上,便聽到「 啪」的一聲,並覺得右背陣陣刺痛。 細小縫紉針 沒入胸骨間肌肉 沿著床鋪查看,結果在床邊找到縫紉用針線,但針頭斷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3歲的吳老先生近一個月全身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解深茶色尿,掛急診發現黃疸指數偏高。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胰臟頭部有一個2至3公分惡性腫瘤壓迫膽管,導致膽管、膽囊擴張,經醫師評估後,以微創腹腔鏡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順利,病人術後2天開始進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雖然收假不是病,但只要面對上班、上課卻心煩得要命。美國醫學研究將其統稱為收假症候群,指那些沒有辦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感到倦怠、提不起勁、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心理不適,或者憂鬱、緊張等情緒,進而影響工作或學習成效的情形。 幼稚園生小一孩童 易產生分離焦慮症 天主教聖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30歲的蔣先生,受頸部疼痛折磨近1年,不時蔓延成頭痛和頭暈,吃藥、傳統治療都無法緩解,有時嚴重到無法工作。檢查後發現蔣先生的長期頸部疼痛是因為胸椎僵硬影響,接受增生療法注射治療、搭配適當復健訓練及改正工作姿勢不良壞習慣後,才漸漸減輕疼痛康復。 胸椎接在頸椎下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