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關注5種特徵 預防兒少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關注5種特徵 預防兒少自殺

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含蓄意自我傷害)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7.0%),僅次於意外事故傷害(45.7%)。另根據國人憂鬱指標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及15-17歲青少年,是兩大憂鬱症的年齡層,一件兒少自殺案件背後一定有複雜的因素,家長平時一定要保有敏銳觀察力才能預防事件發生。

兒少自殺外顯5種特徵 家長、師長要注意

近日台南市一名國三生因得不到iphone手機竟喝清潔劑自殺、新北市一名15歲學生更因課業壓力大墜樓亡。根據衛福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3.1%的兒童與青少年過去6個月內曾有自殺的念頭,再再顯示社會應高度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兒童與青少年有萌生自殺意念時,多數還是會有一些外顯徵兆,常見下列5種特徵:

1) 情緒持續低落,或持續(通常3個月以上)覺得沮喪。

2) 對於原有的嗜好開始不感興趣。

3) 原本規矩的行為或外表突然很大改變。

4) 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如突然之經濟問題、主要成員變動等)、親友死亡等。

5) 有意無意間表達有自殺之想法或探詢過往相關事件等。

把握同理心原則 解決孩子焦慮與恐懼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兒少自殺事件仍不時傳出,除應持續探討升學制度及課業壓力的議題外,更應更深入關心兒少的心理健康適應狀況。家扶基金會呼籲家長或身邊親友把握「同理心」原則,協助解決孩子焦慮與恐懼。

家長可跟孩子一同充分了解就學新環境及蒐集未來學習階段的資訊,討論可能的就學情境與環境,協助孩子問題解決能力,以正向、樂觀的心態重視孩子新的學習階段,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對新學習階段的心情,願意一同面對孩子對自我困境的表達,且不評斷,才能一起面對甚至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人的眼睛就如同一台相機般,藉由視網膜來接受光波,將訊息傳送到大腦辨識影像,並儲存在腦中,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菸、紫外線傷害、長期使用3C產品等情況下,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結構,就會開始產生問題,而這就是所謂的黃斑部病變,且據統計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平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相信有許多民眾都曾有胃痛的經驗,雖然不至於會要人命,但卻會影響工作、生活,甚至睡眠品質,對此中醫師表示,其實胃痛多與飲食及心理的緊張壓力有關,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張又忙碌,再加上用餐時間不固定、仰賴外食,使得有越來越多人有胃痛的經驗。 所以,建議民眾平時多注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一個多禮拜,端午節即將到來,以傳統習俗來說,就在這天除了有划龍舟、吃粽子、掛菖蒲等活動外,也有喝雄黃酒驅瘟避邪的說法,但近代醫學卻發現,雄黃酒飲用過量,恐致慢性中毒的危機,因此,中醫師建議可改喝清肝的保健茶飲,來消除因受暑引起的腸胃不適,達到和古時候喝雄黃酒一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過去有許多研究皆紛紛指出,吸菸會造增加不孕症風險,而這項說法日前已被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陳柏仰助研究員,與美國加州大學克菈克副教授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所證實,他們利用人體的胚胎內生殖細胞做為研究對象,透過複雜的巨量生物數據統計程式,計算出人類妊娠早期(1至3個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