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新冠肺炎好消息! 長庚在確診者體內找到關鍵抗體

防新冠肺炎好消息! 長庚在確診者體內找到關鍵抗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治療新冠肺炎,台灣醫療團隊傳出捷報!由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馬徹研究員、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牛津大學組成的合作團隊,經過兩個半月的努力,終於成功分離出22種新冠肺炎的病毒株,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將可進一步作為檢驗試劑或抗病毒治療的材料;目前研究團隊並已建立了精準偵測病毒的效價方式,以評估檢驗及治療效果。

確診病患體內找到關鍵抗體 防治新冠肺炎露曙光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冠穎醫師表示,B細胞是人體製造抗體的唯一免疫細胞,研究團隊因此由3位病人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其中13株可結合新冠病毒表面突刺蛋白質(S)的人類單株抗體,以及12株可結合新冠病毒核蛋白質(N)的人類單株抗體,透過這些可結合病毒的單株抗體可開發檢驗或治療試劑;目前發現,其中有1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與病毒抗原競爭冠狀病毒細胞受體(ACE2),有機會可以抑制病毒進入人體。

人類單株抗體 有望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教授指出,這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阻撓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因此可以用來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避免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故如未來在人體試驗驗證有效時,可做為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因為是來自人體的抗病毒抗體,所以將來用於治療時,安全性相對於動物抗體較高。

人類抗體治療安全性高 後續將與國內藥界共同試驗、研發

當一個新興病毒感染出現時,世界各國皆在研發抗病毒的全人類抗體,因為此治療方式被認為最直接且有效,伊波拉病毒就是一個例子。施信如教授強調,這25株抗體可以用排列組合的方式用來做檢驗試劑,這種策略一定可以提高COVID-19檢驗之靈敏度及專一性,後續將繼續與團隊合作著手進行相關人體試驗及試劑開發,有關抗病毒藥物開發也將結合國內藥界共同研發。

【延伸閱讀】

糖友控糖免慌張! 基層診所助你有疫無異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醫美產業逆勢增長原因揭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臺灣的盛行率已達5-7%。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過去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造成神經精神徵候主要有,「過動」、「衝動」與「不專心」這三大核心症狀。中央研究院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8月13日邀集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衛福部及農委會就近期各界對於雞肉產品標示之疑慮,召開肉品標示管理協商會議,會中就進口及國產雞肉標示規範,各單位已取得共識,將強化管理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並有相同之規範供業者依循。惟考量業者執行須有調適期,將由衛福部採鼓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4歲蔡同學,把握大學畢業前夕與朋友相約爬合歡山,想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雖平時有運動習慣,但卻因沒事前適應高度變化,在快速攻頂途中,出現呼吸喘、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等高山症症狀,所幸同行的朋友攜帶出發前先至醫院開立的高山症處方用藥,給蔡同學服用,才順利緩解症狀。亞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2歲陳先生,被診斷出肝內膽管癌,最後一次化療時,因併發菌血症、加上有頑固性腹水,不僅體力衰弱,也得忍受腹痛之苦,經成大醫院醫師評估後轉介安寧居家,居家團隊至家中訪視時,陳先生出現嚴重淋巴水腫,皮膚有水泡性傷口等問題,經醫師開立藥物、且護理師教導相關衛教,逐漸改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