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COVID-19感染風險 研究證實:3飲食方式有效減輕

防COVID-19感染風險 研究證實:3飲食方式有效減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此波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相關風險和發病率。

降低罹患COVID-19風險 3大飲食建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指出,其飲食建議摘錄如下:

一、每日攝取3份蔬菜類、2份水果類,搭配全穀雜糧類

蔬果雜糧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抗氧化物,包括維生素A、C、D、E、B群、鋅、硒、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它們是免疫系統的重要調節劑,可利用多種途徑促進免疫細胞功能,進而優化免疫系統。

二、每日補充適量的豆魚蛋肉類與1-2杯的乳品

含有優質蛋白質,可建造修補上皮細胞及器官組織,為身體提供良好防禦屏障,降低病毒入侵機會,同時可以維持肌肉組成,避免衰弱肌少症狀。

三、每日攝取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海鮮,海藻油,海魚和亞麻籽中存在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支持免疫系統;橄欖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和堅果中的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的作用。

天然食物獲得營養素 補充水分很重要

徐裴莉營養師表示,文獻顯示足夠的水分對於細胞穩定、腎臟功能維持、體溫控制、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胃腸道和心臟功能以及預防頭痛、脫水等至關重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活動量、生理和疾病狀態,每天建議兒童4-5杯,青少年7-11杯,成年人10-12杯的水份需求。

此外,目前尚無文獻顯示營養補充品對於預防COVID-19的功效,因此最好是從天然食物中獲得營養素,無須從補充品中獲得。

《參考文獻》
Christianne F.C., Flavia C. C., Fabiane L. S., Carla M. P., Alessandro L., João F. M.(2020).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Nutr Rev, 1–14. doi: 10.1093/nutrit/nuaa067

【延伸閱讀】

疫情宅家用眼成隱憂 學童近視控制不能等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陳時中強調,現在全台灣最乾淨的地方,應該就是部立桃園醫院!部立桃園事件群聚事件,因出現第889例個案,未能與其他患者有足跡連結,昨(31)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說,不排除有環境接觸感染,或有無症狀感染者,但部桃是否有環境污染,陳時中則說現在要釐清已經很困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1)日沒有新增新冠本土病例,但持續有境外移入發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是第911例與第912例,都由菲律賓入境,疫調判定入境後未與他人接觸,沒有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11例是菲律賓籍20多歲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第908例1月25日與26日可能有未明確接觸者相關足跡,個案在25日大概整個下午都在九份老街,曾在著名阿妹茶樓,26日下午則在桃園大溪活動,16時至17時15分前往大溪老街,在游記百年油飯用餐約半個小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少症在台灣已被視為疾病看待,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也因此肌少症議題逐漸被各界重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老人因老化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時,且伴隨活動量降低,甚至活動功能變差就為肌少症所引起,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