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陰囊有硬塊、沉重感…我得睪丸癌了嗎? 日常「這樣自我檢查」

陰囊有硬塊 沉重感 hellip;我得睪丸癌了嗎? 日常「這樣自我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睪丸癌多誘發於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又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前者因隱睪症造成,後者則包括外傷、感染引起睪丸萎縮等因素導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解釋,患者會摸到陰囊有無痛性硬塊、陰囊沉重感、腹股溝悶痛、下背痛等症狀,治療上會無論各期別都會優先透過睪丸切除術治療,並確認是否有淋巴或其他器官轉移,再決定下一步治療。

罹睪丸癌未及時就醫 竟腫脹14公分大

一名35歲李先生,今年初發現睪丸腫脹,雖不會疼痛,但卻影響走路姿勢,原本要就醫治療,但礙於疫情延後就醫,一拖就是五個月,才發現右側睪丸已腫到14公分大,嚴重壓迫到右側睪丸,確診為睪丸精原細胞癌第一期。邱鴻傑醫師提及,所幸患者尚未轉移至淋巴組織,因此經睪丸切除術治療後接受預防性化療,後續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養成睪丸自我檢查習慣 發現異狀應盡快就醫

邱鴻傑醫師說明,睪丸出現腫塊因素多,檢查尚需藉由陰囊超音波、抽血驗癌症指數以及電腦斷層等方式正確診斷;此外,男性朋友平時也可養成睪丸自我檢查習慣,以正常睪丸約3至4公分而言,可將食指與大拇指圈住睪丸,若睪丸比圓圈大,雖觸摸後不會疼痛,但若有硬硬感覺或不正常腫脹,則可能為睪丸癌前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睪丸癌預後好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事實上,睪丸癌的預後好,第一期精原細胞瘤五年存活率高達98%,第一期的非精原細胞瘤五年存活率也有96%。邱鴻傑醫師呼籲,因此男性朋友發現異狀時千萬別恐慌,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且早期介入治療,都能提高治癒率。

【延伸閱讀】

睪丸也是新冠病毒目標留意陽痿不舉和不孕

胖歐爸氣虛性慾低 竟是睪固酮搞的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賀新年,祝新年,新年啊,年連年…」歌曲〈賀新年〉充滿過年的歡樂氣氛,多數人都期待新年到來,隨著過年日子更接近,也有人感到焦慮不安、憂鬱而失眠,可能是發生了過年症候群。醫師指出,原因多來自「比較心態」,建議放鬆心情調適心態。 過年是件好事 也有人不認為 ...

閱讀詳情 »

作者:布穀鳥的叫喚   原文標題:活動肩膀或者下蹲時,骨頭咔咔響,這是怎麼了?   總覺得年齡大了,骨頭好像不大好了。   轉動轉動肩膀或者下蹲系個鞋帶,就能聽到骨頭咔咔作響。不知道的人,總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關節炎呢?   這次丁當請來了一個外科醫生,給大家講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