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陰囊有硬塊、沉重感…我得睪丸癌了嗎? 日常「這樣自我檢查」

陰囊有硬塊 沉重感 hellip;我得睪丸癌了嗎? 日常「這樣自我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睪丸癌多誘發於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又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前者因隱睪症造成,後者則包括外傷、感染引起睪丸萎縮等因素導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解釋,患者會摸到陰囊有無痛性硬塊、陰囊沉重感、腹股溝悶痛、下背痛等症狀,治療上會無論各期別都會優先透過睪丸切除術治療,並確認是否有淋巴或其他器官轉移,再決定下一步治療。

罹睪丸癌未及時就醫 竟腫脹14公分大

一名35歲李先生,今年初發現睪丸腫脹,雖不會疼痛,但卻影響走路姿勢,原本要就醫治療,但礙於疫情延後就醫,一拖就是五個月,才發現右側睪丸已腫到14公分大,嚴重壓迫到右側睪丸,確診為睪丸精原細胞癌第一期。邱鴻傑醫師提及,所幸患者尚未轉移至淋巴組織,因此經睪丸切除術治療後接受預防性化療,後續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養成睪丸自我檢查習慣 發現異狀應盡快就醫

邱鴻傑醫師說明,睪丸出現腫塊因素多,檢查尚需藉由陰囊超音波、抽血驗癌症指數以及電腦斷層等方式正確診斷;此外,男性朋友平時也可養成睪丸自我檢查習慣,以正常睪丸約3至4公分而言,可將食指與大拇指圈住睪丸,若睪丸比圓圈大,雖觸摸後不會疼痛,但若有硬硬感覺或不正常腫脹,則可能為睪丸癌前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睪丸癌預後好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事實上,睪丸癌的預後好,第一期精原細胞瘤五年存活率高達98%,第一期的非精原細胞瘤五年存活率也有96%。邱鴻傑醫師呼籲,因此男性朋友發現異狀時千萬別恐慌,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且早期介入治療,都能提高治癒率。

【延伸閱讀】

睪丸也是新冠病毒目標留意陽痿不舉和不孕

胖歐爸氣虛性慾低 竟是睪固酮搞的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醫師,我的陰道好像太鬆了,常有性愛無感和漏尿的情況,可以幫我做陰道雷射嗎?」近年來,女性勇敢追求性生活愉悅和私密處健康的意識抬頭,造成婦科門診中打算透過陰道雷射恢復陰道緊實和彈性的人越來越多,然而,醫師提醒女性朋友不要過度期待,雷射改善陰道鬆弛的效果其實相當有限! 讓陰道恢復緊實 陰道雷射效果有限...

閱讀詳情 »

隨著近年台灣運動風氣興盛,及人口結構步向高齡化社會,因運動損傷,或是退化性關節炎而飽受關節疼痛之苦的民眾,也日益增多!到底退化性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症狀?一定非要置換人工關節不可嗎?就讓我們聽專業骨科醫師怎麼說。 根據統計,70歲以上的年長者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好發於膝關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藥品要如何分級?中西藥會有何交互作用?為讓民眾了解用藥安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日前於中正紀念堂-藝文廣場,舉辦「用藥安全路 藥師來照護」愛心公益嘉年華會,藉由各式小遊戲,讓用藥知識從小紮根。愛心公益嘉年華會 寓教於樂「用藥安全路 藥師來照護」愛心公益嘉年華會以寓教於樂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60歲的林先生患糖尿病10幾年,雖然都有拿藥吃藥,但糖化血色素一直都在9%左右(一般人的正常值約小於5.7%,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最近聽聞鄰居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心肌梗塞,因此到大醫院就醫,希望可以把血糖控制更好。醫師建議按時使用血糖藥物,要自行監測血糖,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