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陰道鬆弛怎麼辦?姐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姐夫都說『好有感覺』呢!

 

陰道是女性非常重要的生殖器,讓私處永遠保持年輕緊緻是女性的必修課。私處不僅直接參與性愛,也是胎兒娩出與排出月經血的通道,所以,做好保養刻不容緩。

陰道鬆弛怎麼辦?姐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姐夫都說『好有感覺』呢!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何謂陰道鬆弛?

正常陰道直徑2.5cm,長約8cm,鬆弛下約能容納兩指,在陰道四周有許多肌肉及韌帶,使其保持一定張力,在陰道內壁黏膜上,還有有許多皺襞,性生活時能增加摩擦力。如果出現肌力減弱、肌肉撕裂、韌帶鬆弛或粘膜皺襞減少等情況,性生活時出現摩擦力減弱,使男女雙方快感減弱甚至消失,降低了夫妻雙方的生活質量,就稱為陰道鬆弛,此時陰道鬆弛下約能容納3指或以上。

陰道鬆弛症多發生在中年婦女或多胎自然分娩以後。表現為陰道外口寬大,或部分患者陰道前壁突出在外表。性生活夫妻雙方都感覺不到摩擦的快感,雙方抱怨頗多。陰道鬆弛症的原因是婦女因懷孕或分娩造成。有時因胎兒形體較大分娩過程中為了順產,做了會陰側切口,分娩後側切口沒有很好的對位縫合,造成陰道外口鬆弛。甚至產後側切口癒合不良或側切口裂開使陰道外口更鬆弛,少數患者陰道粘膜都會突出在陰道外口。更甚者分娩時造成會陰完全撕裂和肛門部分外擴約肌也撕裂,日後不僅陰道外口和陰道鬆弛,大便也不能自控。醫學上稱之謂肛門失禁。

女人陰道永遠緊緻健康的秘訣,你知道多少?下面給出一些養護陰道的方法,以幫助女性保持陰道年輕,更好地享受性愛。

 

1. 性愛時記得戴套

戴安全套不僅可以預防性病和意外妊娠,而且可以使陰道保持酸性環境,維持陰道的微生態,有利於一些有益細菌,如乳酸桿菌生存。不要小看這些有益的細菌,它們可以預防陰道念珠菌感染、尿路感染和細菌性陰道炎等。

2. 穿全棉內褲

全棉內褲是最適合陰道的衣物,透氣柔軟,有利於保護陰道。當宅在家裡時,不妨只穿褲子不穿內褲,這樣有利於私處透透氣。

3. 練習收縮盆底肌

收縮盆底肌,即縮肛運動,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15~20分鐘,這能加強盆底肌肉如陰道球海綿體肌、肛提肌的力量,讓陰道緊緻,降低性閾值,堅持鍛煉會成為名器,對於女性獲得更強烈的高潮十分重要。另外可加強盆底韌帶、筋膜的支持持力,預防子宮脫垂及張力性尿失禁。

陰道鬆弛怎麼辦?姐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姐夫都說『好有感覺』呢!

4. 常喝酸奶

常喝含活性菌的酸奶,能幫助陰道有益菌的繁殖,進而能夠預防陰道念珠菌感染。不過一定要注意不能喝高糖的酸奶,因為這樣反而更易導致陰道念珠菌感染。

5. 堅持每年婦科體檢

每年至少一次婦科檢查,及早發現一些常見的陰道感染性疾病和少見的腫瘤。除了常規檢查,還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同醫生交談有關避孕以及其他性生活方面的問題。

6. 向陰道沖洗說不

陰道有自我清洗、潔淨功能。而且有多項研究發現,使用插入式清潔用具清洗陰道會增加陰道感染、盆腔炎和性傳播疾病等風險。

陰道鬆弛怎麼辦?姐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姐夫都說『好有感覺』呢!

7. 騎行時要小心

如果有些女性熱愛騎自行車或騎摩托車運動,那麼當她騎行時其外生殖器受到擠壓與摩擦,出現麻木、疼痛、刺痛等症狀的風險會增大。因此,在進行上述騎行運動時,要穿加厚的短褲,而且要進行姿勢調整,以使私處免受過度摩擦與擠壓。

另外,陰道鬆弛症可以通過手術獲得矯正,陰道內部鬆弛可以切除部分粘膜和收緊肌肉獲得改善,外口鬆弛也需同時收緊外口肌肉。如有外陰撕裂或肛門擴約肌損傷需做肌肉修補和擴約肌重建。這樣可獲得滿意的性生活和良好的外形,肛門擴約肌也能獲得正常的功能。

相關推薦

近來,網路傳言:「聽說因為政府要納管,未來可能吃不到夜市烤魷魚了!」引起愛吃烤魷魚的消費者一陣騷動與熱議。衛福部出面澄清表示,本次「苯駢芘」納管是以包裝工廠為主,攤商則是採宣導。所以,別激動…,夜市烤魷魚還是吃的到,只是要儘量少吃,避免有害健康。 部份食品加熱處理過程,會產生苯駢芘 什麼是苯駢芘?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黃思齊報導】男女性由於生理構造不同,女性的泌尿系統易出狀況,除了已經確診治療的患者,更有許多婦女長期承受卻不自知病況。因此,臺中醫院響應臺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舉辦「婦女泌尿健康守護者聯盟」活動,希望藉機讓民眾關懷自身婦女泌尿健康的問題。間質性膀胱炎未察覺 嚴重頻尿長 3 年38 歲李小姐...

閱讀詳情 »

俗話說的好:「疼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活作息又不正常,頭痛、肌肉酸痛、胃痛、生理痛等都司空見慣。許多人只要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想到的常是先吃止痛藥!但藥師提醒,在未釐清病症狀況前,自行服用止痛藥,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相信許多人只要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想到的常是先吃止痛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女性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診間,告訴醫師這幾天左邊耳朵聽力變差,好像隔了一層膜。經許瑛倢醫師仔細詢問,並無耳朵疼痛或外傷撞擊情形。檢查耳朵,發現左側中耳積水,且左側鼻咽部有腫塊凸起,立即做鼻咽部切片,確診為鼻咽癌。左側中耳積水情形,在接受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