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電腦螢幕老是髒髒的? 原來視網膜病變找上門

  30歲蔡小姐上班時必須緊盯電腦螢幕,最近同事覺得她怪怪的,常拿著軟布、清潔液整理螢幕,原來她認為電腦螢幕上常有不少黑點,應該是螢幕髒髒的,沒擦乾淨,但同事幫著找髒點,卻沒發現異狀,建議她至眼科就醫。

  蔡小姐擔心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日後可能因為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失明,不可不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眼科主任崔永平指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近視族群,發生率約8%到10%,因視網膜周圍組織變薄,造成視網膜結構脆弱,進而產生圓形或長條形的病變,容易產生視網膜裂孔,甚至更嚴重的視網膜剝離。

  由於「視網膜格子狀病變」症狀不明顯,較難提早確診,民眾通常直到視網膜遭玻璃體拉扯,產生閃電、閃光等症狀,或是視網膜裂孔造成出血而產生飛蚊症,才緊急就醫。

  崔永平說明,3C產品普及,許多國小學童都有手機,以致學童近視盛行率越來越高,台灣年輕族群近視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使得「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成為國人視力殺手。

  在治療方面,如果沒有症狀,或發生範圍不大,不一定要接受雷射手術治療,但務必做好視力保健,用眼半小時,應該休息5分鐘。但如果合併飛蚊症,視線看到蜘蛛網或閃光閃電等症狀,或有家族視網膜剝離病史,建議接受光凝固雷射治療,保護脆弱的視網膜。

  崔永平建議,高度近視者(大於500度)每半年到1年至眼科門診接受眼底檢查,確定視網膜周邊是否有格子狀病變;高度近視者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或白內障手術,雖然目前沒有近視不用戴眼鏡,但視網膜構造還是跟當初近視時一樣會有病變可能,仍需定期檢查。

  此外,即使沒有近視,仍建議學童,在國中、高中階段,至少接受1次眼底檢查,如果發現有格子狀病變,或之後發生眼睛外傷、出血、發炎等問題,需定期追蹤,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相關推薦

日本網友家中的浴室長了這麼一朵小蘑菇,他覺得這種情況特別罕見,於是拍了照片發上網和網友們分享。有好事的網友認為這朵蘑菇應是舞茸菇,慫恿他快點吃下去。 於是這位網友居然真的將蘑菇摘下來,用奶油煎蘑菇,並且全程圖文直播料理過程。 看起來十分美味的樣子,他立刻咬了一口,說並沒有吃到奶油的味道,但舌頭卻開...

閱讀詳情 »

  一、不求無病唸佛的人不應該求無病,求無病就生貪心,貪心一生就會破戒、會退道心。在身體有病時應做到心中無病,不以病為病。患病不能懊惱,應以病苦作為幫助自己修行的良藥。 二、不求沒有磨難人處於世間,不要求沒有磨難。無磨難則驕奢之心必起,驕奢之心起就會壓倒一切求法之心。經歷磨難會抵減人的驕...

閱讀詳情 »

衛福部公佈的「每日飲食指南」看起來好健康,但六大類食材每一份的份量到底該如何計算呢?  第一類:全穀根莖類每日建議攝取量1.5至4碗全榖根莖類為方便計算,以一般飯碗來計算,建議每日三分之一的主食以全穀類為主,以減少代謝疾病問題。 第二類:豆魚肉蛋類每日建議攝取量3至8份一份肉類約一兩重(約37.5g...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