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電腦螢幕老是髒髒的? 原來視網膜病變找上門

  30歲蔡小姐上班時必須緊盯電腦螢幕,最近同事覺得她怪怪的,常拿著軟布、清潔液整理螢幕,原來她認為電腦螢幕上常有不少黑點,應該是螢幕髒髒的,沒擦乾淨,但同事幫著找髒點,卻沒發現異狀,建議她至眼科就醫。

  蔡小姐擔心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日後可能因為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失明,不可不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眼科主任崔永平指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近視族群,發生率約8%到10%,因視網膜周圍組織變薄,造成視網膜結構脆弱,進而產生圓形或長條形的病變,容易產生視網膜裂孔,甚至更嚴重的視網膜剝離。

  由於「視網膜格子狀病變」症狀不明顯,較難提早確診,民眾通常直到視網膜遭玻璃體拉扯,產生閃電、閃光等症狀,或是視網膜裂孔造成出血而產生飛蚊症,才緊急就醫。

  崔永平說明,3C產品普及,許多國小學童都有手機,以致學童近視盛行率越來越高,台灣年輕族群近視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使得「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成為國人視力殺手。

  在治療方面,如果沒有症狀,或發生範圍不大,不一定要接受雷射手術治療,但務必做好視力保健,用眼半小時,應該休息5分鐘。但如果合併飛蚊症,視線看到蜘蛛網或閃光閃電等症狀,或有家族視網膜剝離病史,建議接受光凝固雷射治療,保護脆弱的視網膜。

  崔永平建議,高度近視者(大於500度)每半年到1年至眼科門診接受眼底檢查,確定視網膜周邊是否有格子狀病變;高度近視者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或白內障手術,雖然目前沒有近視不用戴眼鏡,但視網膜構造還是跟當初近視時一樣會有病變可能,仍需定期檢查。

  此外,即使沒有近視,仍建議學童,在國中、高中階段,至少接受1次眼底檢查,如果發現有格子狀病變,或之後發生眼睛外傷、出血、發炎等問題,需定期追蹤,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保障病人善終權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民眾在特定條件之下,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但前提得到醫院預立醫療決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更便民,宣布開放「團體諮商」及「在宅諮商」等行動診間服務,讓有意願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館周年慶1+1」、「活動期間滿千送百」、「周一雙機皮秒派對日」,看到有醫院、醫美診所也大打周年慶促銷優惠的話,千萬別衝動購買,因為全部違法!台北市衛生局今(12)日即公布,光是今年1到9月底台北市就抓到、裁處違規醫療廣告案件36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想起床上班、工作效率變低、忘東忘西?如果你也有這些症狀,當心你很可能「過勞」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提醒,工作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除了體力負荷外,心靈也會過勞。而上班族想紓壓,不妨可以借鏡近來很夯的日劇《半澤...

閱讀詳情 »

笑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麻醉劑,無論對醫學、工業、食品業來說都舉足輕重,但錯誤濫用卻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笑氣雖然並未列入管制,但長期過量使用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傷!一下大量吸食恐造成呼吸困難、胸痛、胸悶、意識混亂、昏迷等急性中毒症狀,長期使用則可能造成脊髓、神經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