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上網時間越多越憂鬱 網路討拍反而心冷

青少年上網時間越多越憂鬱 網路討拍反而心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青少年越上網越憂鬱!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假日每日上網總時數6小時以上占36.5%;而平日每日上網總時數6個小時以上占18.3%,並且不斷想上網,進一步分析,上網總時數越高者憂鬱情緒指數越明顯。平均每隔10分鐘就想碰一下網路的受訪者,情緒明顯憂鬱,需要專業協助比率偏高,專家推測,網路的虛擬朋友互動,讓青少年憂鬱感提升,失去實際社交原有意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青少年不但上網時間長,而且很難控制內心衝動,藉由調查發現,離開網路不到10分鐘,又想上網的青少年,約占調查11%,換句話說,每10個青少年就有1個不到10分鐘就要看一下手機或打開電腦,然而這群青少年比起其他人,憂鬱比率又特別高。

 

分析調查能看出,青少年上網主要有2個目的,1個是上網看影片,另外1個就是社交行為,然而越是虛擬社交,心裡也就越寂寞;葉雅馨解釋,網路社交的行為有限,青少年心裡寂寞想要找朋友取暖,最多就是點讚或同溫層話語,更糟糕可能還有負面批評,這樣一來反而讓心裡更難過。

 

單靠取暖話語無法解決問題;葉雅馨強調,青少年在網路社交,就算對象是現實朋友,但同溫層互動無法解決實際困難,只要問題源頭沒有移除憂鬱情緒就難消除,又更需要網路取暖,反而營造負面循環,因此董氏基金升級「憂鬱檢測APP」,可以寫下心情日記與檢測憂鬱情緒外,也可以尋找所在地專業幫助場域。

 

葉雅馨特別呼籲,尋求協助對於憂鬱民眾而言非常重要,由專業角度將問題解決,才能逐步調適心情,如果使用APP檢測發現自己憂鬱指數很高,一定要聯絡附近心理資訊機構,倘若發現周邊親友,可能有憂鬱言語或舉動,除了按讚外,主動通報或帶著他一起尋求協助,才能避免陷入網路社交的情緒憂鬱循環。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本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日前透過臉書與官網,公布自身罹癌消息,在確診直腸癌後一度情緒消沉,目前已經完成手術,切除腫瘤,正在接受治療,此後的日子將會「與癌共生」,持續音樂創作。 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昨日公布針對回溯1月6日至19日醫院感染事件相關範圍之三大類對象,實施居家隔離14天、隔離期滿採檢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措施後,已動員40名同仁致電關懷相關民眾,共計應撥578通,已於昨晚及今日上午全數撥打完畢,針對未能取得聯繫資料之30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的林先生,過去從事服務業,原本個性開朗、做事有條不紊。大約一年前開始,家人發現林先生反應變得遲鈍,時常木訥寡言且食不下嚥,林先生也覺得自己的短期記憶力與注意力大不如前,且因頭痛頻作而感到困擾。經過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因接受西醫治療病情無明顯改善,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本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日前透過臉書與官網,公布自身罹癌消息,在確診直腸癌後一度情緒消沉,目前已經完成手術,切除腫瘤,正在接受治療,此後的日子將會「與癌共生」,持續音樂創作。 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