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上網時間越多越憂鬱 網路討拍反而心冷

青少年上網時間越多越憂鬱 網路討拍反而心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青少年越上網越憂鬱!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假日每日上網總時數6小時以上占36.5%;而平日每日上網總時數6個小時以上占18.3%,並且不斷想上網,進一步分析,上網總時數越高者憂鬱情緒指數越明顯。平均每隔10分鐘就想碰一下網路的受訪者,情緒明顯憂鬱,需要專業協助比率偏高,專家推測,網路的虛擬朋友互動,讓青少年憂鬱感提升,失去實際社交原有意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青少年不但上網時間長,而且很難控制內心衝動,藉由調查發現,離開網路不到10分鐘,又想上網的青少年,約占調查11%,換句話說,每10個青少年就有1個不到10分鐘就要看一下手機或打開電腦,然而這群青少年比起其他人,憂鬱比率又特別高。

 

分析調查能看出,青少年上網主要有2個目的,1個是上網看影片,另外1個就是社交行為,然而越是虛擬社交,心裡也就越寂寞;葉雅馨解釋,網路社交的行為有限,青少年心裡寂寞想要找朋友取暖,最多就是點讚或同溫層話語,更糟糕可能還有負面批評,這樣一來反而讓心裡更難過。

 

單靠取暖話語無法解決問題;葉雅馨強調,青少年在網路社交,就算對象是現實朋友,但同溫層互動無法解決實際困難,只要問題源頭沒有移除憂鬱情緒就難消除,又更需要網路取暖,反而營造負面循環,因此董氏基金升級「憂鬱檢測APP」,可以寫下心情日記與檢測憂鬱情緒外,也可以尋找所在地專業幫助場域。

 

葉雅馨特別呼籲,尋求協助對於憂鬱民眾而言非常重要,由專業角度將問題解決,才能逐步調適心情,如果使用APP檢測發現自己憂鬱指數很高,一定要聯絡附近心理資訊機構,倘若發現周邊親友,可能有憂鬱言語或舉動,除了按讚外,主動通報或帶著他一起尋求協助,才能避免陷入網路社交的情緒憂鬱循環。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日前有醫師指出藝人小鬼主動脈剝離與先天多囊腎可能有關連,為何會引起致命危機?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瑋醫師表示,先天多囊腎患者本身結諦組織的體質缺陷,不僅會有不正常增生水泡造成腰腹疼痛、感染等問題,還會連帶影響造成腦血管瘤、主動脈剝離等相關致命病變,呼籲患者除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雞蛋中含有豐富胺基酸、蛋白質,有助增加肌肉、燃燒脂肪,因此許多人減重菜單裡都有水煮蛋,甚至出現「水煮蛋減肥法」,3餐都吃水煮蛋。對此,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表示,這是相當危險的減重方法,生酮中毒風險高於低醣減重。 雞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成分,每天食用1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適逢疫情期間,專家預期流感施打踴躍,開打5日一早許多醫院出現人潮,各醫院都祭出新措施。成大醫院設立疫苗接種站,高醫建置快速流感疫苗接種站,台北榮總則開放網路預約,另外,包含台北、桃園等地也補助特定族群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提醒,滿6個月國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每年的10月1日爲「國際老人節」,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2020)年8月最新的報告顯示,預估5年後(2025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約470萬人),顯示我國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亦隨之增加。 依據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至2019年底,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