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胎兒先天性心臟病 孕媽咪必知檢查重點

預防胎兒先天性心臟病 孕媽咪必知檢查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8至10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部分引起原因不明,但部分則是媽媽在懷孕初期受到病毒感染,或因使用藥物導致;開業診所心臟專科醫師金仁福指出,先天性心臟病又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等三種,若胎兒能透過早期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早期治療,就能改善預後問題。

懷孕20至24週 建議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胎兒因骨骼和肢體重疊,使得超音波束難進入,因此建議懷孕第20至24週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就可觀察胎兒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金仁福醫師說,懷孕第7至8週時,超音波就能看到胎兒心跳,每分鐘心跳約為120至160之間,但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足月時每分鐘心跳則約為120次。

出生後卵圓孔和動脈導管未關閉 恐是心臟病

金仁福醫師進一步說明,胎兒仰賴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尤其透過媽媽胎盤能獲得營養物質和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就會經臍靜脈進入體內,通常新生兒出生後的血液循環會和胎兒時期不同,因此即使在胎兒期,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都屬正常,出生後若沒有呈現關閉,就恐是先天性心臟病。

有異狀應及早檢查 及早治療才能改善預後

尤其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等疾病,無法透過產前超音波診斷出來,因此若發現新生兒有心雜音、呼吸喘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金仁福醫師說,醫師會依照新生兒症狀對症治療,施以卵圓孔或動脈導管關閉治療,因此,若能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19歲的張姓女大生,從小就有頭髮稀疏的問題,3年前開始加速落髮,幾乎快變成光頭,她只好戴假髮上學,還曾因受不了同學異樣眼光,不想到學校上課,母親看不下去帶至就醫檢查,竟發現年紀輕輕的她,頭髮已進入休止期。收治個案的皮膚科診所院長徐常捷指出,經檢查發現,患者為休止期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常有過敏現象,尤其環境若充滿塵蟎或藥物,就恐使症狀更為嚴重;大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建甫指出,尤其這名女性生下孩子後,也將過敏現象遺傳給孩子,造成孩子臉上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徵兆。其實,若父母有一人具有過敏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剛長出恆牙的7歲男童,在與家人遊戲時,不小心撞到椅子,下門牙應聲斷掉;經過牙科急診治療,將脫落門牙植回,不僅完整保留牙齒,也不需要裝置假牙。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陳冠良表示,若發生牙齒斷掉的意外,應立刻找回牙齒,並放入牛奶、清水或口中保存,把握找、沖、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全世界氣喘病的罹病率持續在增加,病情轉趨嚴重,住院率和死亡率也隨著增高,而年齡層卻逐漸下降,當然,台灣也不能例外。許多醫師常建議氣喘病患要規律運動,而游泳就是首選。台大醫院兒科部林應然醫師表示,因游泳本身是一種和緩的運動,可以鍛鍊呼吸機能,且在游泳時,由於泳池內的溼度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