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肺纖維化死亡率高 醫呼籲應常規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肺纖維化死亡率高 醫呼籲應常規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多數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只是關節方面的疾病,但其實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且常有關節炎以外併發症。其中約有10%患者會引發間質性肺炎,進而使患者肺部逐漸纖維化,產生肺功能不可逆之損傷,若無及時治療,患者中位存活期僅有3年。台北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李信興主任建議,患者一旦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立即檢查肺功能,且每3-6個月常規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肺纖維化 嚴重恐致呼吸衰竭

RA為什麼會引發肺纖維化?李信興主任解釋,因患者自身抗體過度表現影響到肺部,使其持續產生發炎反應,而反覆發炎、修復的過程會產生結構較硬的疤痕組織,進而發展成肺纖維化,患者呼吸時肺部難以擴張、肺功能下降,症狀輕微者可能易喘、乾咳,若急性惡化甚至恐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90%。

李信興主任表示,過去面對肺纖維化只能用免疫抑制劑,現在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出現,可阻止肺纖維化發展,若能早期診斷、早期使用對患者來說成效更佳。

及早辨別、治療肺病 每3-6個月作肺功能檢測

李信興主任提醒,肺纖維化初期症狀本就不易察覺,尤其RA患者可能因皮表症狀較明顯,例如關節疼痛導致無法行動,更加察覺不到肺纖維化這類「喘、咳」症狀,等到發現時已嚴重影響生活。

對此,李信興主任建議RA患者一經確診,最好及早照X光及施作肺功能檢測追蹤肺纖維化情形,最好每3到6個月就施作一次完整肺功能檢查。

關節不痛就沒事? 共病風險高也需盡早控制

有些患者和家屬以為RA只要針對皮表症狀用藥,關節不痛就沒事了,但自體免疫疾病產生的發炎反應除了顯現在皮表,也會引發肺部和心血管等關節以外併發症,較常見的有血管炎、乾眼症、間質性肺炎等。

李信興醫師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應兼顧皮表症狀和共病控制,建議患者要有定期檢查的意識,早期發現、診斷才能有效治療,從頭避免惡化。

【延伸閱讀】

得皮肌炎卻又喘又咳? 小心合併不可逆之肺纖維化

特發性肺纖維化成因不明 醫點名「這些」高危險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肘隧道症侯群」跟「腕隧道症候群」同樣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手部過度彎曲、壓迫神經而形成的手麻困擾。過度使用手腕 壓力大易壓迫腕隧道症候群是長期使用手腕,例如長期抓握工具、打字員、家庭主婦、使用電腦者,手腕重覆性的壓力大,如果長期間手腕活動量大,容易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嚴重腹瀉時,千萬別自行亂服用止瀉劑。止瀉劑有多種類型,萬一吃錯,恐使療效減半。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葉爵榮藥師表示,止瀉藥有腸道蠕動抑制劑、吸附劑及收斂性止瀉劑、黏膜保護劑等,通常會根據不同病症,給予合適的藥物。腸道蠕動抑制劑 適合生理消化治療方式食藥署邀請三軍總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喜歡過年嗎?還是害怕過年?可能你不怕過年,而是怕在人群中揭露太多個人隱私,如剛遞辭呈、到現在博士還沒畢業、單身兩年還沒有對象,一個月賺多少錢等;又或者不怕過年,也願意讓親友知道自己的事,但擔心之後的評價與比較;舅公的兒子都醫學院畢業了那你還沒找到工作?妞妞都升經理了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不知不覺將高油脂與高熱量食物吃下肚,恐讓三高找上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顏正中指出,不管是三高或代謝症候群,除非疾病已非常嚴重,否則多數病患並未有明顯症狀,因此除了年節要注意飲食,也應定期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才能確保健康無疑。春節飲食多注意 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