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指數破表 硬漢難忍! 疼痛是病症惡化的警訊 推動「有感治療」刻不容緩!

【記者周蘭君報導】今年61歲經營餐飲業的男性患者,12年前的某天早晨,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突然發病,造成全身關節劇烈疼痛,動彈不得,生活無法自理,RA的痛對他來說就像滿清十大酷刑!而且該患者曾經長達3至4年無法從事最愛的籃球運動,每次經過球場只能望著籃框嘆氣。

 

行動力卡「關」,5成患者期待醫師更了解自己的治療需求

其實,像該名患者一樣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少!一份由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及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共同針對台灣RA患者及其照護者所做的「RA Matters」調查就顯示,超過5成患者會因身體活動度變差感到焦慮或挫折,逾4成病人認為周遭親友不了解疾病對自己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在活動度部分,超過4成患者認為專業醫事人員低估了疼痛和疲勞帶來的影響,且超過半數患者期待醫師能更了解自己的治療需求1。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林宏哲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因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變形導致活動力受限,無法像正常人輕鬆地生活容易讓患者產生防衛心態,故作堅強,有痛不說,甚至乾脆放棄治療,放任病症惡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指數破表 硬漢難忍! 疼痛是病症惡化的警訊 推動「有感治療」刻不容緩!

免疫系統錯誤攻擊 8成病患最終導致關節變形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引發的慢性發炎性疾病,患者會因為免疫系統「秀逗」,免疫細胞變身為「豬隊友」,攻擊關節組織而出現對稱性發炎、腫脹和疼痛等症狀,長期甚至可能導致骨質侵蝕和軟骨裂解4。

 

文獻資料顯示,若缺乏適當的治療與照護,8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終會關節變形,且4成患者會因此殘疾在10年內喪失工作能力,不得不提早從職場退休。此外,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可能併發心臟與血管病變或憂鬱症7。

 

忍痛≠勇敢!正視「疼痛」警訊,「有感治療」改善日常疼痛

如何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進展呢?蔡文展醫師提醒:「疼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惡化的警訊!」在台灣,許多人把「有痛不說」視為勇敢的舉動,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忍痛並不是勇敢的表現,反而是忽視疾病進展,把自己推向關節變形導致殘疾的錯誤作為4。

 

對此,國內三大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病團體,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風濕病醫學會和風濕病基金會同聲提醒,患者應正視自己的感受,與醫師討論後透過快速且有效的「有感治療」,以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達成良好的疾病控制目標。

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指數破表 硬漢難忍! 疼痛是病症惡化的警訊 推動「有感治療」刻不容緩!

RA藥物健保多已給付 治療趨勢:使用方便、快速且有效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聯盟執行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進一步說明,臨床有助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或降低疾病活性的藥物很多,即使是中重度病患,也有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加入治療的行列,且健保多已給付,患者只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症狀通常都可以獲得改善。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7歲的健保署長李伯璋驚爆緋聞,被周刊拍到與小他足足30歲以上的「乾女兒」十指緊扣,「疑似戀愛ING」。李伯璋今(7)日面對媒體,自己爆出更多細節,表示與乾女兒是在學術研討會上認識,並毫不諱言「認識一個優秀的人,本來就會有感覺」,直稱讚她聰明個性又好,且十分孝順,為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年67歲的健保署長李伯璋驚爆十指緊扣小他足足30歲以上的「乾女兒」桃色緋聞。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7)日表示,自己也是看新聞才知道,究竟是不是緋聞還不能定義這麼快,再過一、二天會比較清楚。但陳時中盛讚李伯璋是大家口中的「阿伯」,非常有同理心,即使面臨大手術,請假5天...

閱讀詳情 »

採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記者梁少珊   採訪專家廖泊喬醫師 醫生用古代文人的故事做衛教,結合文學與醫學專長。部立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也是作家,得過台南文學獎、蘭陽文學獎,文青醫師其實有顆非常體貼病患的心。為了保護病患隱私、也不去蹭明星八卦,廖泊喬用古人的故事,讓民眾認識酒癮、藥癮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年67歲的健保署長李伯璋是國內腎臟移植權威,驚爆緋聞,被周刊拍到與小他足足30歲以上的「乾女兒」十指緊扣,報導直指李伯璋「疑似戀愛ING」,李伯璋今(7)日並未神隱閃躲,上午照常按行程出席記者會,李伯璋強調,這是私領域的問題,這是個人行為的問題,本來人生裡面就會有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