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安風暴後 你吃下肚的食物真的安全了嗎?

食安風暴後 你吃下肚的食物真的安全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還記得2011年塑化劑食安事件嗎?其揭露在市場化、營利為導向的食品產業中,很難避免各種為了降低成本、創造利潤所引發的問題,造成不良廠商在汙染的環境或低劣衛生條件下進行生產、使用過期原料,或改用便宜工業原料取代合法食品添加物。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衛促會)呼籲,政府應每年提高國內整體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並長期監測和掌握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的使用及配置。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公衛資源短缺是根源

面對食安問題,衛促會認為,台灣近十年公衛部門經費佔全國醫療保健支出比例毫無起色,且公共衛生人力佔衛生醫療人力過去幾十年來比例不升反降,「怎麼可能不出問題?」

據衛促會分析,以2011年全國保健支出為例,九千一百多億經費中僅有3.9%用在公衛,卻有94%用於醫療,形成「醫療巨人、公衛侏儒」的扭曲比例;進一步統計衛福部預算,僅有3%用於食品藥物管理,食品安全只佔食品藥物安全管理經費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一位國民、每年可分配到食品管理經費只有4元,是美國、英國的五分之一。

塑化劑藏危機 兒童健康成隱憂

食安問題面臨的不只是政府人力與經費的挑戰,正如聯合國對世界各國的食安呼籲,追求營利的大量製造與汙染,對全球環境與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後果,據2018年聯合國統計,人類每年製造90億噸塑膠僅9%被回收,塑料廢物料污染被認為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

台灣學界針對塑化劑對民眾健康影響的研究,也證實塑化劑暴露對台灣男性不孕、女童性早熟等問題有顯著影響,但在目前高壓職場環境、眾多外食族群的台灣飲食環境中,改變並不容易;加上台灣過去「塑料王國」的產業美譽,如今已變成未來孩童潛藏的健康風險。

守護食安 衛促會籲政府訂3政策

為真正落實食安元年,衛促會呼籲,政府應訂出「扳轉重醫療,輕預防政策」的短、中、長期規劃;參考國際水平,逐年提高國內整體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保障民眾健康,並長期監測和掌握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的使用及配置。以及,撥出更高比例的經費執行民眾衛生教育及賦權工作,以喚起全民對食品安全、日常中各種化學物質暴露的風險意識。

【延伸閱讀】用噴的「粉厲害」! 護理傷口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國健局統計資料顯示,花東地區婦女乳癌死亡率是全國之冠,但是乳癌篩檢率卻偏低;有鑑於此,門諾醫院募得一輛全新的乳房X光攝影車,只要花蓮鄉親揪團達15人,向門諾醫院預約,該院即會到府服務,為民眾做乳房攝影篩檢。依據國健局統計的資料,100年度花蓮地區女性因癌症死亡人口22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60多歲的婦女,3年前被確診罹患腸癌,且癌細胞已轉移擴散肝臟,手術切除後又再復發,醫師採以標靶治療讓腫瘤縮小,再次進行切肝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迄今未再復發。根據統計,國內約有3成以上的腸癌患者會轉移肝臟,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輝明主任強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69歲的陳女士因眼睛紅癢就診,檢查發現罹患結膜炎之外,右眼視力0.7,左眼卻只能看見眼前20公分,白內障非常成熟,眼底視網膜也不可見,然而檢查之前,陳女士對左眼視力差毫不知情。眼科醫師表示,單眼視差一旦時間久了會逐漸適應,讓許多老年人察覺不出,必須靠「交替遮眼自我檢查」才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將在6月1日開跑!基隆市衛生局為提供民眾可近性服務,除了健檢項目增加之外,並針對行動不便者,增加到宅服務;該局呼籲大家不要忽略自己與家人健康,踴躍參加篩檢。「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今年篩檢項目除了101年原有的多種癌症篩檢與高血壓、高血脂、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