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安7月啟動 三級品管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食安7月啟動 三級品管
▲食藥署署長姜郁美啟動食安小巴,將對全台食品廠商與民眾展開一系列食安活動。(記者陳敬哲攝)
日前食安事件連環爆,食用油、食品添加物、茶飲等,都嚴重打擊民眾對食品信心,食藥署推動三級品管,食品業者必須自行把關貨品來源與安全,再由第三方單位認證,最後由政府做好把關;食藥署昨(1)日開啟7月食安啟動記者會,將開啟一系列活動,對民眾與廠商展開宣導。

食藥署署長姜郁美表示,任何食品廠商對於任何原料,都必須做好自我把關,除確認來源用料品質外,若有再上層原料商,也應該主動追查,才能確認自我產品安全;參加記者會的量販店與飲食店業者,上游廠商相當多,若能夠自我確實把關,要求販賣產品符合法規要求,上游業者自然會加強品管。

食安事件不會完全停止,重點在於管理;姜郁美強調,世界衛生組織、他國衛生單位、部長蔣丙煌都曾認為,食安事件不會停止,重點在於管理,首要工作再加強預防,一旦事件發生必須在最短時間做出反應,讓民眾能夠安心,因此食品安全月將召集民眾、廠商、地方衛生單位,進行多場次說明。

食藥署將於7月展開一系列宣傳活動,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都將舉行「食品安全呷安心」宣導活動;另一方面,7月舉辦的台灣國際美食展,食藥署也將設攤舉辦互動遊戲,讓民眾能夠得到正確食安觀念;食藥署將持續把關食品安全,建立消費者信心,政府、廠商、消費者共同營造台灣食安環境。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7839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家裡的新生兒發展遲緩嗎?每個成長階段,有一些小動作,家長可得緊盯觀察!國健署今(7)日就提醒,像是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的關鍵小動作,爸媽可以參照兒童健康手冊內容,平常勤觀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9個月大的寶寶,日前開始反覆發高燒,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沒想到高燒不止超過3天,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院詳細檢查,才確診竟是「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此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 ...

閱讀詳情 »

大腸癌長年暫居台灣發生率與死亡率前三名,107年因為大腸過世的病人人數高達5,823人,是台灣衛生當局長期關注的議題。大腸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然而過去卻因為沒辦法及早發現而造成死亡人數逐漸攀升。自民國93年起,推動5大便潛血篩檢,更自民國99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並且於民國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