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飲食決定壽命? 研究:多吃3食物預期壽命增10年 愈年輕開始吃愈好

文/潮健康

飲食決定壽命? 研究:多吃3食物預期壽命增10年 愈年輕開始吃愈好

 

改變飲食習慣延壽10年?  研究稱「3種食物」是關鍵

飲食是維持健康的基礎,全球飲食風險預估造成每年11萬人死亡以及2.55億失能調整生命年(編按:WHO所開發,指的是因過早死亡而損失的潛在壽命,也包括因失能而損失的健康年歲)。改變飲食習慣有助於延長壽命?近期刊登於《PLOS Medicine》的統合研究顯示,年輕人透過飲食調整,可能有助延長預期壽命約10年時間,且對60歲以上長者同樣具顯著效果。

 

來自挪威卑爾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現有文獻進行統合分析,並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開發統計模型,希望釐清飲食型態對預期壽命的影響估計。該模型現今作為公開可用的在線工具,名稱為「Food4HealthyLife」。

 

模型預估,從20歲開始,個人從典型的西化飲食,改為「最佳化飲食」(Optimal Diet)的過程中,無論男女都能幫助預期壽命增加至10年以上。至於60歲以上長者如果優化飲食習慣,女性可增加約8年壽命,男性則是8.8年;80歲以上長者則是增加約3年壽命。

 

研究宣稱,使預期壽命延長的重要關鍵為攝取更多的「豆類、全穀物、堅果類」,以及更少份量的紅肉、加工製品,這樣的飲食法趨近於「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DASH)。研究作者Lars Fadnes表示,普遍認為食物種類或飲食模式對健康有益,但飲食習慣對健康狀態的量化影響,相關研究仍十分有限。該模型試圖做出彌補,也提出初步結論。

 

延伸閱讀:連4年奪最佳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神在哪? 研究揭2關鍵原因

 

飲食決定壽命? 研究:多吃3食物預期壽命增10年 愈年輕開始吃愈好

 

吃得健康還不夠!  哈佛呼籲:做到「5種習慣」更長壽

除了飲食習慣對壽命影響深遠,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亦指出,生活中做到5項健康生活習慣,同樣能有效延長預期壽命達10年左右。分別是戒菸或從不吸菸、正常的BMI指數、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重度運動、將酗酒習慣調整為適度飲酒,以及健康飲食。

 

這項研究長期追蹤78,865 名女性與44,354 名男性,觀察他們在30年內的生活習慣變化,並參考受試者的就醫紀錄。研究顯示,與未採用此5種生活習慣的受試者相比,遵循5種習慣的女性,平均壽命延長了14年左右,而男性則為12年。

 

另外,遵循5種習慣的受試者,死亡率相較未採用者降低74%。研究主要作者Frank Hu表示,這標示著一個人遵循健康生活方式,與降低早死風險有關;且5種習慣加總效果,與最長的預期壽命有顯著關聯。

 

Frank Hu表示,美國雖然全球重要先進國家,但與其他國家的居民相比,預期壽命卻相對較短。「很多人都知道該如何促進身體健康。然而,堅持採取健康生活習慣的人依舊相當地少。」Frank Hu認為,此研究揭示了健康生活所產生的具體效益,或許有助喚醒更多人的健康意識

 

延伸閱讀:不只能降高血壓? 研究:「得舒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生物標記

相關推薦

  【1、從此不再掉頭髮】 一位老中醫,開了一個方子,吃了後頭髮開始長,也不掉了,而且開始長新頭發,非常有效,后來把這方子告訴身邊掉頭發,頭發少的朋友,用了都說有效。關鍵是這個方子非常便宜,呵呵! 一共是3種藥:魚肝油,胱氨酸,維生素B6。都是一塊多一瓶,都是一天3次,按著瓶上說明吃幾片...

閱讀詳情 »

食安事件層出不窮,讓民眾心驚膽跳,選購蔬果時,特別挑選有機栽培,不過根據台北市政府指出,103年查驗市售有機農糧及蔬果商品,在997件中,有27件標示及品質不合格,大多為進口農產品,民眾購買時,得睜大眼睛了。‧進口農產22件,國產5件 台北市產發局主任秘書高振源指出,截至目前為止,103年共抽查有機...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患經常聽到的忠告之一就是多運動,以增加葡萄糖的消耗量,協助降低血糖,不過有研究發現,運動對五分之一的病友無法產生效果。而一種源自於「生酮飲食」的減重法號稱可以快速減輕糖尿病的症狀與有助控制血糖,但爭議不小。 某些人運動無助於降血糖 美國桑福德伯納姆研究所 (Sanford-Burnham Me...

閱讀詳情 »

若不幸感染到即將來臨的流感,衛生機關每年都會準備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協助民眾早日康復,但因備量有限,可以接受公費藥劑有資格限制。疾病管制署表示,即日起至 2015 年三月底,將在原有的適用對象之中,再擴大兩類民眾也可以免費使用,並將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擴大適用期間。 原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