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折打骨版骨釘要不要取出? 絕大多數不用但有例外

骨折打骨版骨釘要不要取出? 絕大多數不用但有例外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臨骨折時,目前經常使用的治療方法,就是用骨釘骨板把破裂的骨頭固定住,再等它慢慢長好。不過,當骨頭復原很多後,大家可能會有共同的疑惑,到底骨釘骨板要不要取出?其實大部分放置的骨釘骨板都不需要取出,不會對身體有太大影響,但如果是年輕人、感染高風險者、因骨釘不舒服的人,是可以選擇取出。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表示,目前骨釘骨板的材質大部分是不鏽鋼或鈦合金,都經過測試,生物相容性很好,大部分在人體內不會發生變化,而且放置骨釘骨板的傷口有多大,取出傷口就有多大。因此一般人因傷放上骨釘骨板後,骨頭痊癒也不會特別把骨釘骨板取出,避免再一次的手術風險。


陳政光說明,如果是年輕人使用骨釘骨板,就有可能要考慮手術取出,假使骨折患者才10幾歲,使用了骨釘骨板後,往後50至60年人生都會帶著,增加材質變化不確定的風險,所以臨床上會建議年輕人取出;至於成年人或年長者就不會特別建議,同時感染高風險者,例如慢性病患者,也會看狀況建議取下。


陳政光解釋,由於骨釘骨板沒有血管,假使細菌在骨釘骨板滋生,免疫細胞沒有辦法前往壓制,病菌就會任意破壞周遭組織。因種情況就必須就醫取出骨釘骨板,去除感染來源。另外,如果病患比較瘦小,骨釘骨板從外觀便可看出來,會讓自己心裡不舒服的話,也可以選擇取出。


陳政光提醒,如果取出骨釘骨板,骨頭難免會有固定骨釘骨板的孔洞,很可能就是骨頭比較脆弱的地方。假使是幼童需要骨釘骨板孔治療,相對一般成人,孔洞面積就會比率較大,骨頭再次受創風險也就比較高。另外,保守估計約1年骨頭就會長好,可以取出骨釘骨板,2周後可拆線,期間內注意不要碰水。


成大醫院前院長、骨科主治醫師楊俊佑補充說明,不論骨釘或骨板根據受傷部位,都有不同大小可以使用,成人與幼童也各有尺寸,醫生會按照現況判定選擇適合骨釘或骨板,等待受傷骨頭長好就能移除。


楊俊佑指出,受傷幼童剛移除骨釘或骨板時,骨頭上會暫時留下孔洞,但不用太過擔心,幼童骨頭有癒合能力,大約3至6個月手術孔洞就會消失,後遺症機率不高,但恢復期要小心,因骨頭仍有孔洞比較脆弱,要避免碰撞或高強度衝擊。


另一方面楊俊佑也說,取出骨釘或骨板雖然要麻醉,但不一定都會全身麻醉,有些部位局部麻醉就可以,就算全身麻醉也會比較輕,因為只是要把骨釘或骨板去除就好,麻醉用藥不會太重大約1個多小時,絕大多數都相當安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對抗新冠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更要防範「病從眼入」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指甲邊緣常出現小脫皮,有時指甲縫還會長出小肉刺,既不美觀、拔起時又會痛,究竟要怎麼處理呢?指甲邊緣脫皮、出現小肉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說,可能是因為疏於保養,導致指甲邊緣的皮膚過度乾燥而形成,與體內營養缺乏或內臟反映的健康警訊關係不大 。針對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希望在今年年底、明年初,台灣就有疫苗優先給醫護等高風險族群施打。」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疫苗何時問世?台灣知名疫苗公司副董事長陳燦堅27日表示,台灣疫苗研發的技術、法規都與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同步,疫苗已經在生產,動物實驗也很順利,惟臨床試驗正與台灣和美國法規單位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程度超過預期,感染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全球醫藥界無不極力研發疫苗,《紐約時報》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室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通過安全性測試,將進入臨床,下月底前,預計六千多名受試者接種,如果順利,9月底之前就可問世。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牛津大學詹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持續新冠肺炎零確診,今(1)日農民準備6粒西瓜,象徵連續6天沒確診,隨著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視,醫院探視也將朝類似方向執行。同時,中華職棒已與指揮中心討論,共同擬定球迷開放入場計畫,距離民眾可以觀看球賽日子應該不遠。 長照機構探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