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質疏鬆症預防三撇步:日曬、運動、均衡飲食

根據資料統計,台灣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比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更年期婦女更是高風險群。

骨質疏鬆症預防三撇步:日曬 運動 均衡飲食

人體骨骼的骨質,在20~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就會逐年流失。如果骨質過度流失,骨骼會出現許多孔隙、中空疏鬆,使得骨骼變得脆弱,也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由於骨質疏鬆症大多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所以許多患者可能只會出現身高縮水、駝背等外觀上變化,但是因為骨骼已經變得非常脆弱,所以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彎腰搬運物品,都有可能造成骨折。

提醒大家,應該從年輕開始就要儲存「骨本」,才能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

強健骨骼三撇步

1.適度日曬
維生素D是促進人體吸收鈣質,鞏固骨質密度的重要幫手。皮膚經過日曬之後,會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每週只要2~3次,每次15分鐘的日曬,就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

2.負重運動
運動可以強健骨骼,但是基本上只有「負重運動」才是真正有幫助,例如慢跑、健行以及大部分的球類運動等,可以使骨骼承受額外重力的運動。建議每週進行3~5次、每次20~40分鐘,中等強度左右運動。

3.營養均衡
鈣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所以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首先需要補充足夠的鈣質。以下是各年齡層鈣質建議攝取量表:

骨質疏鬆症預防三撇步:日曬 運動 均衡飲食

除了鈣質之外,建議還要均衡攝取能提高鈣質吸收率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D、維生素K、維他命C、大豆異黃酮等,才能真正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症。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817-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空洞症會使患者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但因較不容易診斷,加上治療上較為困難,因此許多患者因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一名60歲吳淑真女士,過去常在家拖地跌倒,但因起身後不覺得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6年前開始,不僅走路時鞋子常掉落,就連洗澡時腳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塑膠用品,從吃早餐時的塑膠容器,裝午餐的便當盒,晚上付錢時摸到發票熱感應紙,無形之中不斷累積塑化劑!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生活中的塑化劑無法避免,重點是養成良好習慣,減少使用塑膠產品,就算身體吸收塑化劑,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107年調查指出,各縣市尚未開始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時,造成孩子午餐時少用筷子,更常使用湯匙、叉子,但其實拿筷子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手掌肌肉和耐力,也有助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學會正確拿筷子,能讓孩子夾菜省力外,也減少因為用湯匙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