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髓移植、周邊血移植哪裡不同? 專家破解迷思

骨髓移植 周邊血移植哪裡不同? 專家破解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三十幾歲的輔大附設醫院泌尿科藍祺昀醫師,小時經常跟著同學的母親(慈濟人),參加慈濟活動,協助蓋組合屋,一起參加骨髓驗血建檔。或許是從小心田中植下善的種子,長大後立志成為一位救人的醫師;驗血建檔二十幾年後,某天接獲慈濟志工(骨髓捐贈關懷小組)聯繫告知配對成功的訊息,剛開始摸不著頭緒,但接著很快地意識到另外一層助人的意義。

骨髓資料庫血液建檔配對捐贈 重新點燃病友人生

藍祺昀本身是醫療人員,因此去閱讀了許多相關的文獻,包括打白血球生長激素與捐贈過程,了解其安全性。他以自身經驗說,最多只是在捐贈的前幾天,注射GCSF(白血球生長激素),目的在刺激骨髓幹細胞至四肢的過程,骨頭會稍微有點痠痛,沒有什麼特別副作用;慈濟志工也會提供充分的資訊,包括做這件事情的目的與流程、時間、注意事項等,網路資訊也非常多。

骨髓移植非從脊椎抽 捐贈配對機率低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針對骨髓移植與周邊血移植的區別與迷思做詳細解說。早期「骨髓移植」,可分為自體骨髓移植及異體骨髓移植,前者是抽取自己的骨髓、後者則為捐贈者的。骨髓的抽取,則是從腸骨後上方即臀部兩翼處進行,並非從脊椎處;此治療原理是透過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來重建骨髓的造血機能,是個副作用較少的治療方式,但唯一缺點就是捐贈配對機率低。

現多以周邊血移植為主 降低疼痛感、增捐贈意願

現在大多是「周邊血移植」,過程就像是捐贈血小板一樣,以抽血的方式收集捐贈者的周邊血,經過分離、萃取造血幹細胞後,再輸注到患者體內;此外,因捐贈方式並沒有像抽取骨髓那樣複雜和疼痛,也大幅度提升民眾捐贈的意願。

【延伸閱讀】

血癌癌友配不到骨髓? 「半相合技術」家人也能捐髓救命

造血幹細胞移植年齡是阻礙! 及早進行有助提高成功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值70歲的湯老伯,原本聲音宏亮,但自去年夏天開始覺得說話時,不再像年輕時嘹亮輕鬆,不時有勞累、沙啞感覺,連帶有頸部痠痛、喉部乾燥、異物感,甚至在喝湯時,也常有嗆到的感覺。經過喉內視鏡檢 查,發現雙側聲帶萎縮、聲門無法閉合,始終有1mm的間隙,看來就像是永遠閉不攏的雙唇,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新冠群聚事件,專案採檢已經完成,包含人員PCR、血清抗體、環境採檢,除確診個案與1人出國外,全數判定陰性,原1件抗體有微弱訊號檢體,再採檢研判應該是一般感冒冠狀病毒抗體。另外因應部桃即將重啟營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鼓勵下載社交距離APP,方便未來追蹤與提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在廣播節目自曝曾經與德國BNT採購500萬劑新冠疫苗,即將談成卻遭到上海復星醫藥「攔截」。下午於指揮中心記者會,陳時中補充,與德國BNT和授權廠商都有商談,但沒有與上海復星接洽;另外陳時中也說,中國大陸生產新冠疫苗,如果有人想打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