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骨鬆用藥卻引起顎骨壞死?!專科醫師提醒預防這樣做

骨鬆用藥卻引起顎骨壞死?!專科醫師提醒預防這樣做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立愷

72歲的吳女士,8年前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之後開始遵醫囑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3年後改用皮下注射單株抗體藥物。半年前,因右下犬齒斷裂拔除,傷口未能癒合,因牙齦膿瘍及下顎拔牙處化膿就診,診斷為藥物引起骨髓炎。

藥物交互作用愛恨交錯,抗骨吸收藥物竟引起顎骨壞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立愷表示,一般抗骨吸收藥物,用於骨鬆及癌症患者分為骨結合之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以及作用於血液之單株抗體(Denosumab)二大類。常用於治療骨鬆症、攝護腺癌、乳癌等,能防止癌細胞擴散,亦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緩骨代謝保留骨質。
陳立愷指出,臨床發現,患者於服藥期間,若接受牙科侵入性治療,如拔牙、植牙等,未事先審慎評估,有很高的風險會發生骨壞死。這可能與抗骨吸收藥物會改變骨代謝、抑制破骨細胞作用,反使得正常骨傷口癒合受到干擾。而牙科侵入性治療容易造成傷口,且口腔為充滿細菌的環境,容易二度感染所致。
他進一步說明,此類藥物造成顎骨壞死,臨床上常見為口內黏膜潰瘍、腫脹、下唇麻木感、化膿、疼痛難耐、牙齒鬆動等症狀,嚴重感染時,甚至有痛不欲生感覺與顎骨壞死暴露。
如經確診,治療方法會依據患者情形處置,多採傷口清創、局部顎骨切除、抗生素、止痛藥、抗微生物製劑漱口水等。陳立愷提醒,唯需遵循「戒急用忍」原則,待腐骨形成再予手術,避免再次傷害。


「藥」不「藥」有關係,正確用藥才安心


目前依衛生福利部核准該類藥物仿單警語及注意事項記載,已知發生顎骨壞死危險因子包括癌症、不良口腔習慣,以及侵入性牙科處置,如拔牙、植牙、口腔手術等,且顎骨壞死風險會隨用藥時間增加而提高。
陳立愷表示,為減少雙磷酸鹽類藥物引起顎骨壞死發生,衛福部正式公告,病人使用該類藥物期間,如需進行口腔侵入性治療前,應先評估效益及風險,及監控不良反應發生。
「預防勝於治療」!陳立愷說,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愈久,風險愈高,因此,做好定期口腔檢查,保持口腔清潔,接受牙科治療前務必告知牙醫師服用藥物種類、時間等,與醫師充分討論,必要時會診原處方醫師共同討論。
因為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並非完全不能接受拔牙、植牙,只是需依個案使用藥物種類使用時間長短,病友身體狀況,謹慎評估、了解風險,再做決定,以避免造成遺憾。

 

小編畫重點!
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進行拔牙植牙前的停藥時間!
雙磷酸鹽類:作用於骨頭,半衰期長,若評估要手術需停藥3個月以上。
單株抗體:作用是在血液,半衰期較短,停藥時間也較短。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崔嫻編譯 疲勞,像壓力和忙碌一樣,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默認狀態。這種感覺,以極度疲勞和低能量為特徵,通常發生在精神上、情感上或身體上特別疲憊的經歷之後。(想想:繁忙的工作旅行或疾病。) 但這並不總是暫時的或間接的。疲勞也可能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症狀,比如抑鬱症。事實上,根據2018年的數...

閱讀詳情 »

1名個案因自行亂服藥物造成橫紋肌溶解,導致肌肉痠痛長達2年,醫師建議家中過期藥物最好按步驟處理,避免病從口入。 不少民眾家中都有過期或剩下的藥品,但如果自己亂吃剩藥恐吃出病來。台中1名40歲的王小姐肌肉痠痛,復健了2年都沒有好轉,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患有高血脂的她,在沒有就醫的情況下,直接拿先生降...

閱讀詳情 »

1名個案因自行亂服藥物造成橫紋肌溶解,導致肌肉痠痛長達2年,醫師建議家中過期藥物最好按步驟處理,避免病從口入。 不少民眾家中都有過期或剩下的藥品,但如果自己亂吃剩藥恐吃出病來。台中1名40歲的王小姐肌肉痠痛,復健了2年都沒有好轉,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患有高血脂的她,在沒有就醫的情況下,直接拿先生降...

閱讀詳情 »

長期久坐的上班族容易腰痠背痛,有些人會使用低周波治療器放鬆肌肉,暫時緩解疼痛,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低周波治療器以震動刺激淺層的神經,達到止痛效果,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姿勢,多多活動身體,才能避免筋骨背痛。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其原理是利用患者皮膚上的黏貼電極將電流傳到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