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血壓控制越正常「喘卻越明顯」 當心!恐是剩不到2年壽命警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壓明明控制越來越正常,怎麼卻越來越喘?門診一名85歲婦人,有高血壓已經20年,規律用藥下,穩定控制,但近半年來,每每走路不到50公尺就喘到不行,甚至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只好足不出戶,以為血壓一切控制正常,應只是老化、體力變差,近日突然昏倒,就醫才確診是「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差一點猝死。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該名婦人血壓雖一度曾高達160到170mmHg,但控制見效,血壓已逐漸降至110到120mmHg,才會讓她自認血壓控制正常,而對喘、胸悶、胸痛等症狀,起初並不以為意。

因年事已高,又合併有多重內科疾病,接受傳統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風險較高,經醫療團隊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免開心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手術後大幅改善喘、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也可輕鬆步行200到300公尺,外出曬太陽等活動。

黃啟宏指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主動脈瓣膜會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越來越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越來越少,許多不適症狀也伴隨而來。

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黃啟宏提醒,隨著狹窄程度越來越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心臟衰竭。當出現這些症狀時,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往往剩下不到2年,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如隨身帶著不定時炸彈,隨時有猝死風險。

黃啟宏建議,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雖逐漸正常,但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家人務必特別留意並諮詢專科醫師。

照片來源:國泰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自費打疫苗」最慢4月底開放1萬劑! 疫苗接種假擬每人給4天

台灣首例!20多歲年輕男打AZ疫苗5天 肢體多處冒「瘀斑」通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林口長庚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藝人黃鴻升(小鬼)日前無預警猝死,死因指向主動脈剝離,面對這種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林口長庚醫院團隊今(15)日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尤其,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肝癌致死率長期以來在國內居高不下,台灣每年有上萬個家庭因肝病而破碎,艋舺龍山寺、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及台灣權威肝癌專家許金川教授團隊、聰泰科技、瑞昱半導體共同合作,將在10月31日週六舉辦肝炎篩檢,只要年滿30歲以上的民眾,都能免費接受肝炎及肝癌大篩檢服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關心失智議題需要你我共同投入,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系列活動規劃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

閱讀詳情 »

癌症確診後,除了調整心情積極接受治療外,還要做好哪些準備?癌症專科醫師梁雲副院長表示,營養補給是癌症治療的關鍵之一,臨床上有高達5至7成患者因癌症治療導致沒食慾、沒體力、覺得累等「食體倦」狀況,但若因心情差、吃不下導致體重直直落,恐成為癌症治療的絆腳石!梁雲副院長叮嚀,癌友身體狀態不同,只選擇便宜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