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雄爆首例漢他病毒 熟男發燒頭痛住院「家中抓到14鼠」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首起鼠患!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出血熱)病例;該名居住高雄苓雅區的50多歲男性,自營開店賣飲食,陸續出現畏寒、疲倦、盜汗等症狀,被收治住院,衛生單位事後在其家中一口氣就抓到14隻老鼠。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男子近期無旅遊史,主要活動地為住家周邊,住處鄰近傳統市場,曾有鼠類出沒。

男子是從1月8日起陸續出現畏寒、疲倦、盜汗等症狀,曾至診所就醫,1月15日因症狀未改善,且出現發燒頭痛症狀,前往醫院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所幸目前狀況穩定,已出院返家休養,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

莊人祥表示。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住家周邊進行疫情調查、環境消毒及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截至1月28日,共放置55個鼠籠,並已捕獲14隻老鼠,明天起還會進行一次全面大消毒。

疾管署統計,國內去年累計1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高於2016至2019年累計數(分別為4、0、1、3例);個案居住地為高雄市5例、屏東縣3例、新北市2例、基隆市1例;自2011年以來累計25例,性別以男性14例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20例為多。

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嚙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漢他病毒出血熱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呼籲,「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農曆春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如發現鼠類排泄物,請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除,由外往內擦拭汙染區域,再使用清水擦拭;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汙物的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照片來源:匯流新聞網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再提大國壟斷 陳時中不買中國疫苗「但台灣國產疫苗可賣他們」

「假阿中」散布疫情假訊息 陳時中喊抓:用我名義的都不是我發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網路傳言說「沒蛀牙,就容易有牙周病」,真的是這樣嗎?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以臨床觀察上來看的確有這樣的趨勢,但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科學證據可以支持這種說法,這說法仍有爭議!黃斌洋醫師提醒,無論是蛀牙或是牙周病都是細菌所引起,只要每日認真潔牙、定期回診檢查,就能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網路傳言指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即使是需要特殊護理的早產兒,也是可以給予母乳餵養的。母乳充滿了抗感染成分,是嬰兒、更是早產兒的理想食品。無論寶寶是直接吸吮母乳,還是透過管子、杯子或奶瓶餵奶,都是可以吸收到所需要的所有營養。 然而,哺餵母乳對媽媽而言絕對是身心上的一大挑戰,若哺餵的是早產兒,壓力更是不言...

閱讀詳情 »

▲床墊長黴菌,竟差點讓人「濕」去健康。(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多歲男子,一次健檢發現指數異常疑似罹癌,但轉介至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均正常,不料,一年後再度健檢時,癌症指數再度偏高,這次經正子影像檢查證實,胸部肺葉有一處將近3公分大小的陰影,手術打開胸骨...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不論是習慣早睡早起的「晨型人」,還是喜歡晚睡晚起的「夜貓族」,雖然睡眠習慣大不相同,但是仍然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來恢復體力與精神。但是,每位成年人每天到底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算足夠呢? 英國衛生部於日前特別公佈了公共衛生綠皮書,宣稱政府將審查有關睡眠和健康的證據。根據《泰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