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喝水】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 健康達人網

【多喝水】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健康達人網

現代人普遍水喝不夠,但你知道水喝太多也會發生水中毒嗎?慢性水中毒常於強烈渴望苗條身形的女性,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說,由於患者依賴瀉劑、利尿劑強制將水分排出,雖然一開始水分排出去了,體重明顯下降,但身體隨之而來發生代償作用,反而拚命留住水分,結果使得水腫情況更嚴重,患者只好繼續服用利尿劑,使得腎臟排水功能下降,造成惡性循環。

其實,每日喝2000cc至3000c.c的水,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毒素與增加代謝能力,增加代謝能力才能真正瘦的健康,而適當的水分也才能使身體維持正常的運轉。開業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如果在飯前喝一杯水,不但能喚醒腸胃,還能產生輕微的飽足感,有助降低食慾。

慢性水中毒

據性別與年齡不同,人體50%-80%由水組成,水在人體當中扮演重要的生理功能角色,但是當水量過多,腎臟來不及製造成尿液排出,導致體內淹水的情況產生,造成俗稱的「水腫」。陳俊吉說,症狀輕則導致輕微的疲倦感,嚴重則造成昏睡、頭痛、嘔吐等感覺,甚至可能喪命。

誰容易發生水腫?一般來說,如果飲食太鹹,體內鈉離子過多,水分較容易停留在細胞組織間,進而產生水腫。全身性慢性水中毒也發生在甲狀腺功能低落、腎臟、心臟與肝臟功能不好的人身上,另外長期臥病在床者、失智症患者等因為沒有表達感受的能力,身體進水量取決於家人與看護人員,也可能導致慢性水中毒。

急性水中毒好發於運動員

【多喝水】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健康達人網還有一種水中毒!「急性水中毒」通常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因為流汗使水分大量流失、血中鈉離子降低,身體分泌抗利尿激素,造成電解質不足,輕則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可能引發肺水腫、呼吸衰竭致死,陳俊吉說,此病好發於運動超過4小時與1小時內飲水量超過1500cc者,過去10年國外已有10多位馬拉松選手因而死亡。

洪永祥說,口渴的感覺較為遲鈍,就算已補充足夠水分,渴的感受不會立即消失,很多人只好一直喝下去,就造成急性水中毒。因此,最好能在開始運動前就喝水,達2小時劇烈運動者,可以在水中加一點鹽分。

(封面圖片來源:Fe Ilya via flickr cc

延伸閱讀

【多喝水】保腎防結石!喝白開水才酷

【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

【多喝水】包裝水品質差很大 白開水其實更有保障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節期間面對滿桌子的豐盛菜餚,雖然菜色豐富,但聯青診所李珮誼營養師提醒,有些料理方式卻可能是地雷,常見的油炸、裹粉或勾芡,為了好下飯口味都偏重、油膩,若沒有小心控制,光是1餐攝取熱量就相當高。加上跟家人打牌、閒聊、看電視之餘,免不了隨手抓起桌上零食就往嘴裡塞,一連幾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減肥並不難,難的是不復胖。現在到處都是減肥的資訊,所謂正統醫學減肥的方法一大堆,有效歸有效,但是效果與代價也通常很慘烈;其次是各種來路不明的營養食品,諸如:甲殼素等等,部分醫師會接受甚至推廣,部分醫師則持保守的態度。這類所謂「食品」,其實都被誇大了療效。讀者要有一種觀念: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在領完年終獎金後會考慮轉職,但這是契機,還是危機?我們可以釐清3個問題,幫助自我了解,並做好轉換跑道的心理建設。一、我為什麼想要離職?離職常見原因包括:薪資福利不夠好、工時過長、壓力太大、沒有挑戰性、缺乏成長空間、管理或分工或職場人際互動問題等。 可以把想離職的原因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農曆年之際,又是揮別過去一年來的陳舊,藉此展開新年新氣象的好時機。尤其近兩年來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面對多樣變異病毒入侵的未知與不確定性,為每個人都帶來多多少少的壓力與情緒衝擊。藉此時機,不妨利用年假期間將過去一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心整頓、從新出發。每個人對壓力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