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翻攝自yinews  tech.sina,下同)

一家三口相繼被驗出癌症,這麼不幸的事就發生在中國揚州市寶塔新村戴先生家。

長期吃剩菜剩飯一家三口人相繼患上癌症

據了解,戴先生一家生活比較拮据。戴先生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沒有穩定的工作,長期打零工。一家人生活都靠戴先生微薄的退休金維持,家中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和電器。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去年下半年,戴先生被診斷患上胃癌,他隨後便到醫院做了相關的手術。原本以為日子要重新回歸正軌,可是今年年初,他的母親也查出患上了大腸癌。上個月,他的妻子也被確診患了胃癌。

接踵而來的打擊讓戴先生不堪重壓,「壓力特別大,3個人治病的錢從哪來?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為何一家人相繼查出癌症?

戴先生的鄰居說,戴先生家經常吃霉變的食物,東西有點爛了從來不捨得丟掉,將壞的部分切掉後又會接著吃。此外,他家還經常吃隔夜的剩菜。

醫生認為,丈夫、妻子以及老母親都相繼患上消化道癌症,應該與家庭長期的飲食習慣有關。「長期食用隔夜菜、霉變的食物容易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容易誘發消化道癌症。」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很多老人因為過慣節儉日子而不捨得丟掉壞掉的食物,長此以往,癌變的機率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做飯做太多,不能浪費必須節約,吃剩飯就變得不可避免。我們都聽說剩飯剩菜會致癌,但是真的就不能把這種危害降到最低嗎?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剩飯剩菜儲存要點:

1 剩飯剩菜需涼透後再放入冰箱

這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食物中心容易發生質變,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霉變。

2 葷菜2小時易生細菌

有害細菌會在2個小時內附著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都會產生有害物質,因此剩飯剩菜在烹飪後兩個小時內放進冰箱,用較淺容器盛放,便於冷卻。

3 剩飯菜別過6小時

剩菜的存放時間以不隔餐為宜,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就會釋放出化學性毒素,對這些毒素加熱也無能為力。

4 葉類蔬菜別過夜

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

5 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須回鍋

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後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消滅它們。尤其是春節常見的魚和海鮮類菜餚,其所含的營養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因此吃時應與酒、蔥、薑等一起重新徹底加熱,不僅保鮮,還有殺菌作用。

6 剩飯剩菜不要置於鋁製器皿內

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較鹹的菜餚或湯類存放其中,會產生化學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瓷器盛放後再用保鮮膜包上放進冰箱。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威脅尚未解除,流感季節將屆,面對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夾擊,專家提醒年長及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應積極主動出擊,除了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建議應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為強化全民防護觀念,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以「新・左流右肺,全面...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熬夜「爆肝」害肝指數上升?  脂肪肝也可能是元兇? 工時超長又日夜顛倒,一不小心就「爆肝」?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學豪醫師接受專訪表示,醫學上並沒有「爆肝」一詞,較接近的疾病為「猛爆性肝炎」,常見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身上。猛爆性肝炎為一種急性肝炎,會造成患者肝指...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0期將於明(4)日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本期將提供第二劑AZ疫苗、第二劑高端疫苗、第一劑BNT疫苗預約接種,請符合資格市民至平台進行預約。 衛生局說明,預約平台第10期預約資格為7月22日(含)前已接種第一劑AZ...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