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肝指數」爆表是因為「吃太好」跟「玩太開」? 醫師:不安全性行為恐增肝炎風險

「肝指數」爆表是因為「吃太好」跟「玩太開」? 醫師:不安全性行為恐增肝炎風險


潮健康/編輯部

熬夜「爆肝」害肝指數上升?  脂肪肝也可能是元兇?

工時超長又日夜顛倒,一不小心就「爆肝」?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學豪醫師接受專訪表示,醫學上並沒有「爆肝」一詞,較接近的疾病為「猛爆性肝炎」,常見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身上。猛爆性肝炎為一種急性肝炎,會造成患者肝指數急速上升、肝臟功能無法正常運作,毒素累積,甚至凝血功能異常,意識不清,沒有及時治療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張學豪醫師說明,一般情況之下,熬夜與猛爆性肝炎關係不大,但是身體休息不夠充足時,肝臟無法獲得足夠血流,的確可能造成「肝指數」上升。所謂肝指數上升,是指肝細胞受損後,GOT與GPT等酵素會流進血液中,當抽血檢測發現酵素數值上升,通常即代表肝臟發炎。

張學豪醫師表示,若驗出肝指數上升,應先確定是否為B型肝炎或C型肝炎肝帶原,再來則是確認是否有脂肪肝問題。脂肪肝的常見原因,包括酗酒、肥胖、高血脂、血糖控制不佳、愛喝手搖飲料、油炸物、缺乏運動等等情況。一旦確定有脂肪肝問題,必須從生活作息、飲食控制開始改變,並輔以適度運動改善身體狀態。


「肝指數」爆表是因為「吃太好」跟「玩太開」? 醫師:不安全性行為恐增肝炎風險

肝病原因大不同?  年輕人「玩太開」與A型肝炎有關?

張學豪醫師說明,在國人最常見的肝病原因中,病毒性肝炎的B型肝炎、C型肝炎已有藥物可治療,呼籲民眾積極接受檢查並及早處置。脂肪肝則與飲食西化、精緻化有關,適當減重與調整飲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過,較少受到民眾注意的A型肝炎,其實在年輕族群的發生比例有上升趨勢,可能與不安全性行為及多重性伴侶較有關係。最後,親密接觸,免疫系統失衡或免疫力降低,也可能讓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有機可乘,造成肝炎發生。

「肝指數」爆表是因為「吃太好」跟「玩太開」? 醫師:不安全性行為恐增肝炎風險

不想爆肝變肝病三部曲  平日做好護肝3動作

張學豪醫師建議,要預防肝臟疾病發生,日常生活中建議養成3種「護肝習慣」,讓肝臟機能維持健康狀態:

 

1. 調整日常作息、不讓肝指數有上升的機會。

2. 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高熱量飲食,降低脂肪肝風險。

3. 保持安全性行為,防止A型肝炎在性伴侶之間傳播。

 

張學豪醫師指出,肝臟對人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常言「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確實有其道理。肝臟功能受損時,身體解毒及新陳代謝都可能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加上長期酗酒、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還可能導致「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屆時要再恢復肝臟健康恐是困難重重。醫師提醒,培養良好習慣,維持健康飲食與運動,是保護肝臟健康、免於「爆肝」風險的最好方式。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211例本土與26例死亡,苗栗由於爆發科技廠移工宿舍群聚,新增個案也連日驟增,今有45例。苗栗縣長徐耀昌下午說明,新增個案中有44例為京元電員工、1例為超豐員工,以國籍來看則是28例移工與17例縣民。徐耀昌並宣布,全縣移工今日起,除了上下班時間外,停止外出,生活所需採買都由移工宿舍管理人員...

閱讀詳情 »

新冠病毒的救命疫苗仍未全面施打,國內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平均死亡率為2.1%,高出全球死亡率2%,行政院長蘇貞昌於本(7)日上午宣布,全國實施疫情警戒第三級時間延長,教育部同步表示為配合防疫警戒延長,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延長停課至7/2止 ; 下午指揮官陳時中則請全國民眾與政府共同持續努力加強1...

閱讀詳情 »

【記者 王一軒/竹市 報導】40歲的王先生(化名)長期因人際關係敏感而無法維持穩定工作,逐漸退縮在家,因家人注意到他會自言自語、有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般,便帶至精神科就診,醫師診察後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然而王先生缺乏病識感,經常不願意服藥、就診,家人只好偷偷將藥物磨成粉末加在食物中,卻在被發現後造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例」人類感染豬流感H1N2v病毒株!疾管署今(7)日公布,在一名住中部的流感輕症5歲女童身上,分離出無法次分型的A型流感病毒,經疾管署進一步檢驗並進行基因定序為H1N2v流感病毒,屬於在國際間都十分罕見的豬流感H1N2v病毒株感染人類個案。 疾管署副署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