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並非壞小孩!過動症延誤治療恐產生憂鬱

並非壞小孩!過動症延誤治療恐產生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因容易讓家長、老師對他們貼上壞小孩標籤,所以,導致延誤就醫的情形經常出現,甚至還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進而產生憂鬱傾向,因此,提醒家長不可輕易忽視ADHD! 

舉例來說,像是一名10歲的小傑,自國小一年級起,聯絡簿裡總是三天兩頭地出現紅字,不是寫著上課不專心,就是話超級多,干擾其他同學上課等,剛開始爸媽認為是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所以,會訓練他做些簡單的事情,但總是需要重複說明個好多次,且學一樣忘一樣,漸漸的爸爸耐心被消耗殆盡,開始用體罰的方式來處罰,使得他的自尊心大幅跌落,變得易怒、容易流眼淚,曾在一次與媽媽的嚴重衝突後,說自己是蠢蛋,很恨自己想去死,最後,到了醫院身心科接受評估和治療,而現在他不但日常生活變得井井有條,與爸媽的親子關係也大幅改善。

持續地過度不專心、過動 皆為ADHD症狀

嘉義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陳錦宏醫師表示,小傑是典型注意力不集中(ADHD)的病童,往往父母和孩子都得走過很長的冤枉路後,才得到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來說,ADHD的表現特徵包括持續地過度不專心、過動,只是每個人的表現方式不一。

ADHD易導致大腦和人格發展長期的障礙

ADHD因在兒童發展的重要階段發生,症狀影響和社會發展歷程的交互作用,使得病童與家人得面臨學校適應、學業表現、人際和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也因此容易導致兒童大腦和人格發展長期的障礙。

6歲以前的病童可能只有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問題,12歲以後卻可能因上述惡性循環衍生出諸多共病情形,諸如: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反抗對立疾患 (易怒,指責他人,反抗規則等),品行行為疾患(打架,說謊,偷竊,逃學等),物質濫用及憂鬱症等,對終生學業成就,工作成立及生計維持均有重大影響。
工作損失。

全台僅有近2成病童 接受治療

在治療方面,陳錦宏醫師表示,ADHD藥物治療發展已超過五十年,近年來更有新式藥物的出現,近8成病童的注意力、控制力可在藥物及行為治療協助下有所改善,6成病童的成績能有進步,但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在於是只有少部分的病童接受治療,據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只有近二成的病童接受診斷與治療。

主要的原因在於經常被誤解是不認真、不專心或調皮,但已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ADHD其實是大腦神經認知功能的缺損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調,使得病童出現不專心及過動的症狀,只要藉由藥物協助調整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皆會有所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愛購買豆乾、豆腐食用的民眾可要多加小心挑選,否則恐怕每口都是防腐劑!一塊塊鮮黃的豆乾,事實上若放在目前夏季的高溫天氣下,非常容易腐敗,但一走進傳統市場,則極易看見許多店家,把豆乾就攤在常溫下進行販賣,而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地方衛生局的聯合調查發現,多數豆乾與豆腐,防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有三高且持續抽菸,工時又過長的民眾可要多加當心了!台中一名四十五歲長相有型帥氣的陳姓男子,為了一肩扛起家庭經濟重擔,每個月平均加班八十小時以上,不料近日在下班的途中,突然中風送醫,雖經搶救已無生命危險,但卻導致右側肢體無力,無法再繼續工作,一家老小頓時失去經濟依靠。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60多歲的柯先生,抱怨常常要去廁所,有時勉強用力尿,尿柱卻很細小又尿很久,往往身邊的人都出去了,自己卻只能對著馬桶發呆,使得他越來越不敢出門。 後來在家人的陪同下就醫,檢查後發現一般正常人尿流速每秒鐘15毫升以上,但他每秒鐘最快也只有5.1毫升,因此先替他進行半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81歲張伯伯,在近2週時因為頸部劇烈疼痛,且一邊閉著眼睛一邊用雙手摀著臉龐,坐著輪椅至神經部門診求診,他表示頸次的疼痛感有如刀割般,與先前的落枕的不同,在脖子轉動至左邊以及輕按脖子的肌膚時最為疼痛,甚至有想輕生的念頭。 直到就醫檢查後,發現到他抽血的發炎指數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