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代謝出問題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不到30歲的妙齡女子,在定期檢查中被診斷出「脂肪肝」,外表十分苗條的她,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會有脂肪肝。其實現代人飲食西化,且越來越精緻,脂肪肝已不再是肥胖者的專利,很多瘦子還是有脂肪肝的困擾;作息不正常,包括熬夜、睡到中午、飲食不健康,甚至激烈減肥,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患者也是高危險群之一;而這名年輕女子就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本身代謝不正常,才導致「脂肪肝」的產生。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何橈通醫師表示,臺灣的糖尿病患者有增加的趨勢,且開始年輕化。臨床上,許多糖尿病患者伴隨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功能不正常,嚴重時甚至會產生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也有可能會演變成肝癌。

脂肪肝為一籠統名詞,在程度上可分為較單純的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已有肝炎之NASH(非酒精性脂漏性肝炎),後者當積極治療及追蹤,以防止惡化。至於何種機制促使前者變成後者,目前雖有「雙重打擊理論」(Twohittheory),但仍未十分了解。

以往大部份民眾認為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程度若不嚴重,則其可隨糖尿病控制而消失,而不會惡化;但目前已有為數不少的臨床經驗顯示指出,「糖尿病性脂肪肝」亦會步入「纖維化」一途,因此患者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第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數為「胰島素阻抗」及胰島素分泌不正常,胰島素阻抗讓細胞無法正常代謝葡萄糖,導致血糖不穩定;胰島素增敏劑類的藥物作用就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島素阻抗性,提升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血中葡萄糖可以順利進入細胞被利用,達到降血糖之目的。此類藥物除可治療及控制糖尿病狀況外,亦可使脂肪再分配,讓脂肪從不應該存在的部位,例如內臟的脂肪,轉移至皮下組織,使肝組織本身的「脂肪浸潤」現象改善,脂肪肝亦會減輕甚至完全痊癒。

何橈通醫師提醒,低糖少油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及正常的生活作息,對於糖尿病甚至是其他疾病,都是維持健康必要的條件,糖尿病若能及時得到診斷及治療,穩定控制血糖及脂肪肝並不是件難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流感發威!根據疾病管制署疫情監視資料顯示,近2周共新增256例流感確定病例,其中13例死亡。年紀最小的死者為一名3歲女童,因流感併發心肌炎,緊急送醫,隔天即不治;另外一名72歲婦人,本身罹患慢性腎疾、C型肝炎以及心臟病,因抵抗力較差,雖然接種疫苗,仍不幸往生。疾管署副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冷,仍有登革熱疫情!疾病管制署公布上2周國內新增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及9例境外移入病例,本土病例分布於屏東縣2例、台南市3例,其中台南市為家庭群聚感染。該署表示,雖然近日氣溫降低,但南台灣仍有登革熱零星病例發生,顯示感染登革熱的風險仍然存在,呼籲民眾務必落實孳生源清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檳榔、香菸及飲酒的普及,讓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遠高於歐美國家,加上復發率高,往往讓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而錯過治療時機。不過,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和腫瘤中心研究團隊近期針對口腔癌治療後的預後因子做研究,發現青壯年預後狀況並沒有比較差,反而是所有年齡族群中最好的,呼籲患者應勇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90歲的張阿嬤,去年左腳大拇指的皮膚突然裂開,以為只是太冷凍傷,不以為意;不料,其他三隻腳趾頭也陸續出現裂傷,到醫院求救,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已發黑的傷口,建議腳踝以下截肢,讓阿嬤差點昏倒。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確診為血管阻塞,透過高壓氧療程,目前已康復,免去截肢的險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