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初期肺癌新選擇!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初期肺癌新選擇!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隨著放射治療軟硬體進步,高準度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以下簡稱SBRT),又稱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其技術逐漸成熟,治療成效也廣為臨床肯定,是一項新興的放射治療技術。

精準地將高治療劑量投射於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林裕為指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概念是衍生自顱內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精準地將高治療劑量投射於範圍較小的腫瘤上,達到完全摧毀腫瘤的目標,就像手術效果一樣。

總治療次數控制在五次之內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與傳統放射治療方式相較,其特點為針對腫瘤單次給予較高劑量之放射線照射,因此可以提高生物等效劑量(biologically equivalent dose),提升腫瘤控制率;並將總治療次數控制在五次之內,低於傳統放射治療所需之次數(約三十次),可減輕病人長期來回醫院的奔波。

提升放射治療精準度降低副作用

在給予腫瘤高劑量放射線的同時,擔心的就是腫瘤附近的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劑量也隨之增加,導致副作用發生的機率可能因此而上升。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必需提升放射治療的精準度。所使用的方式包括:

(1)製作適合不同病人,可達到良好固定效果之模具;

(2)利用4D電腦斷層來做治療前之模擬定位;

(3)在放射治療計畫方面,可運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或是體積調控弧形放射治療(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針對要照射之目標從多角度給予放射治療之射束,以達到順型的劑量分布,同時保護治療目標以外的正常區域;

(4)依據每位病人情況,在每次治療時配合使用影像導航技術,或是使用呼吸調控技術,以提升治療之精準度。

有些病人不適合使用

但是也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使用SBRT,目前SBRT於臨床上最常被應用於(1)不適合或是沒有意願開刀之早期肺癌病人;(2)寡轉移(oligometastasis)亦即轉移腫瘤的部位及數量較少,特別是轉移之部位為胸腔、腹腔內器官之病人;(3)腫瘤體積較小(3、4公分以下)之病人。

健保目前核准補助

健保目前也核准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用於不適合開刀的早期肺癌及肝癌病人。當病人病況在經過醫療團隊討論後,可提供專業之建議供病人參考選擇,期望可以讓每位病人都獲得量身打造之放射治療及其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受到關注,許多人每天都在等待記者會報告最新進展,隨著疫情發展,心情也跟著疫情起伏而波動,開始因為煩惱而出現失眠等不適症狀。對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提供幾個助眠方法,放鬆心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但若症狀未改善甚至惡化,則要考慮尋求身心...

閱讀詳情 »

手部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我保健的養生法。我們藉由按摩刺激手部反射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持之以恆的按摩雙手來自我保健,便能調整身體異常狀況,找回健康,一切安好。 手部按摩:甲狀腺 甲狀腺: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分泌不足、煩躁、消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是罹患思覺失調症,你能想像你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模樣嗎,今年20歲的Shane,在歷經病程的影響,如今她不僅在商務公司擔任行銷,還目標成為中研院的研究員或大學教授;在《我們都有病》一書中,作者謝采倪分享,Shane過去還曾以為自己有陰陽眼,因為常常會感受到一些別人聽不到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金融時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意外流出,實驗性用藥瑞德西韋在中國大陸實驗治療中沒顯著效果,由於瑞德西韋在台灣也有實驗病患,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曾說瑞德西韋有希望,今(24)日記者會中回答相關問題認為,台灣研究個案不多很難下結論,但也不能用單一國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