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只要這一招,搞定「網球肘」,提重物、抱小孩再也不會痛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只要這一招,搞定「網球肘」,提重物 抱小孩再也不會痛了...

30多歲的洪媽媽,專職家庭主婦,左手肘疼痛已經3個月,在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會有疼痛的感覺,曾接受過類固醇注射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1個月後又復發了,她讓左手休息2個月,疼痛還是沒有改善,手肘外側有壓痛點,手腕用力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一般所指的網球肘。

體外震波治療4次 疼痛幾乎完全消失

因為洪媽媽腸胃不好,不想吃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時間來做1個禮拜3次左右的復健,所以醫師建議她接受1周1次的體外震波治療,她在接受完第一次治療後,症狀有明顯的改善,在接受完4次治療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提重物、抱小孩也不會痛了。

震波造成的微小傷害 反而能促進修復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表示,以往體外震波都是用來治療腎臟或輸尿管結石,利用震波能量聚焦於結石處,進而震碎結石,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較低能量的震波所造成的微小傷害,反而能促進軟組織的修復,震波治療讓病人在治療後,可以馬上得到疼痛的緩解,因此震波治療開始大量應用在骨骼肌肉的痠痛上。

每周治療1次 3到6次大部份可痊癒

體外震波在治療時,病人會感到相當的痠痛,但這並不是讓人無法忍受的痠痛,而且在治療過程中,這樣的痠痛會慢慢的降低,治療完後會有一種「鬆」的感覺,震波治療通常每周治療1次,治療3到6次後大部份都可以痊癒,對於長期飽受肌腱疼痛所苦,一直無法治癒的病人,震波治療是一個安全又有效的選擇。

尚未密合的生長板、孕婦、癌症不適合

葉典松主任強調,震波治療雖然是相當安全的治療,但是還是有一些狀況不適合使用,包括尚未密合的生長板、懷孕婦女、癌症患者、血栓部位、凝血功能有問題的病人等,都不適合使用,除此之外,在治療前要謹慎評估,才能讓病人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得到最好的療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警訊指出,近期該國出現32起大腸桿菌O157:H7型感染病例,均與食用蘿蔓生菜有關,並建議消費者避免食用蘿蔓生菜,直到有更充足的調查結果為止。 臺灣列第二類傳染病僅出現過1例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65歲的張媽媽長短腳合併踝關節變形及踝關節炎。約4、5歲時左小腿脛骨及腓骨幹骨折,治療後骨頭順利癒合,但骨折處輕微歪斜。之後兩腳長度越差越多,腳踝歪斜也越來越明顯,腳踝關節也漸漸變形。左腳痛得厲害,吃止痛藥、尋求針灸治療效果有限。歷經1年來踝關節矯正及融合、小腿骨延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當打籃球碰撞、衝擊性運動傷害(例如滑雪)、騎機車或騎腳踏車時摔車等意外事故,皆可能導致骨折。現仍有民眾認為骨折手術後應好好休養,能不動就別動。但醫師表示,其實術後復健相當重要,能夠減少疼痛時間,也能避免沾黏的機率,加速康復。 脛骨骨折可能連帶周邊軟組織受傷 以運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高三的小媛因拒學導致功課一落千丈,近期更成天沈迷網路世界,少與人互動、沈默寡言,抱怨常失眠、凡事都提不起勁,甚至有時感到呼吸困難。原先一直被當做憂鬱症治療,但情況並沒有好轉,直到找到鑽研網路成癮的醫師才發現原來已經網路成癮。小媛住院治療2週後,鼓勵家人培養小媛的學習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