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75歲了!!!75歲女中醫師靠這幾招讓自己肌膚白裡透紅,肌齡只有45歲!!

人上了年紀,難免臉色發暗,皮膚長皺紋、長斑。可是有位75歲的老人,面色白裡透紅,皮膚細膩,怎麼看都不像古稀之人。她就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周圍血管病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陳淑長教授。陳淑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美容應該由內而外,她的養生、美容秘訣都圍繞著“養血”二字,可以總結為以下三招。

她75歲了 75歲女中醫師靠這幾招讓自己肌膚白裡透紅,肌齡只有45歲

75歲老中醫看著竟像50歲她是怎麼做到的

專家簡介

陳淑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級著名中醫外科專家。入選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北京同仁堂中醫藥大師。

首先,每天早上吃一勺三七粉。

陳淑長如今每週出4個半天的門診,有的地方離家挺遠,但她都風雨無阻。無論是否外出,她每天的飲食起居都很規律,早晨按時按量吃早餐,牛奶、麥片、葡萄乾、奶酪、麵包片,最後把一小勺三七粉混在少量牛奶或水中喝下去。

陳淑長介紹說,三七又名“金不換”,《本草綱目拾遺》裡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此外,三七還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而老年斑往往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因此常服三七能讓氣血通暢,養顏、祛斑。

她建議,30歲以上的人,如果臉上有斑,可以每天吃1—3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裡,攪勻後喝。

其次,特別注重腳步保健。

陳淑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20多歲起,她就不穿前面露腳趾頭的涼鞋了,而且從不光腳穿涼鞋。中醫講,“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

腳在下,屬陰,寒邪也是陰邪,所以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重要途徑;雙腳離心臟遠,血流量小,腳麵的溫度比身上低,一旦受涼、寒凝,就會影響氣血的運行。

唐代孫思邈說:“血不運則百病生。”血液循環差,不但皮膚受損,還會出現胃痛、腰腿痛、痛經等症,這就是“養樹護根,養人護腳”的道理所在。陳淑長說,如今一到夏天,很多女孩穿著涼拖鞋就上街了,有的鞋甚至就是幾根帶子,很容易受寒,一定要引起注意。

最後,注重運動,工作時動靜結合。

雖然坐在椅子上工作,但陳淑長的雙腳在下面總是做“小動作”——腳腕不停地屈、伸,向裡、向外轉動。她解釋說,這樣做,下肢遠端的小血管,包括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就都能得到活動,能讓血脈更暢通。

每天晚飯後,陳淑長都會慢走近1個小時,天氣好的時候去戶外,天氣不好就在家裡的跑步機上走。即便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陳淑長的手和腳也都不閒著,腳趾頭經常動一動,同時用手按摩幾個養生的穴位:湧泉、足三里、三陰交。

特別是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彙的穴位,經常按壓,能調補肝脾腎,讓先天之精旺盛,後天氣血充足。三陰交位於內踝骨最高點向上4指,每次按1—3分鐘即可。

工作之餘,陳淑長很愛養花。她說,養花和養人是相通的,活血補血、避免寒涼、充分活動、氣血通暢,就像是養花所需的陽光、營養和水分一樣,一個都不能少。

太厲害了!!女中醫師都這樣做凍齡30年!!還不快試試看!!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老年人肥腰不是福!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國人腰圍每增加一公分,男性就增加6%糖尿病風險,女性則增加4%風險。專家認為,BMI與腰圍都可用來預測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風險,而腰圍的預測力更強。這項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學會」雜誌,研究人員分析「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微整風潮正夯,尤其新春前後,許多愛美人士對微整的詢問度提高。但消基會提醒,近期接獲不少消費者買了如「電波拉皮、飛梭雷射」等儀療課程後,才發現膚況不適合甚至皮膚更糟,而要求院所退費,但無論最終協調成功與否,申訴期間及漫長的協調時程,已讓許多消費者身心飽受煎熬。在美容醫學領域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宜蘭縣為照顧長者們的口腔健康,自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65歲以上的老人家免費裝置全口活動假牙申請,名額400位,裝置後可保固一年。宜蘭縣政府自100年起就開辦全口假牙計畫,至101年底就有1136位65歲以上的長者受惠!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為瞭解裝置全口假牙的長者使用情形...

閱讀詳情 »

好發糖尿病,主要是因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所導致,多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三多症狀,通常多採以西醫治療;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指出,口服降血糖的西藥,很容易會出現低血糖、抗藥性等現象,因此若能合併中醫治療,則能有效幫助紓緩症狀。臨床上,1名約60歲女性,罹患糖尿病已10年,過去曾服用西藥約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