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膚況不佳 醫美儀療恐引糾紛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微整風潮正夯,尤其新春前後,許多愛美人士對微整的詢問度提高。但消基會提醒,近期接獲不少消費者買了如「電波拉皮、飛梭雷射」等儀療課程後,才發現膚況不適合甚至皮膚更糟,而要求院所退費,但無論最終協調成功與否,申訴期間及漫長的協調時程,已讓許多消費者身心飽受煎熬。

在美容醫學領域中,透過各式專用儀器的治療稱為「儀療」,包括雷射等光治療、電波拉皮、導入、飛針等。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舉例,一名北投林小姐購買飛梭雷射儀療,因一次需購買6次療程,但她打了2次後發現嚴重過敏現象,要求公司無條件終止契約並退還未使用次數的費用,卻遭拒絕並要她轉至其他儀療課程,但林小姐怕過敏現象再度發生,因此尋求消基會協助。

消基會醫療糾紛處理委員石博宇醫師指出,皮膚狀況不佳者,大多不適合進行儀療,以上述案例飛梭雷射儀療為例,紅斑性狼瘡、酒渣、敏感性皮膚、光敏感性皮膚炎及任何皮膚炎患者,皆不適合這類療程,務必先經皮膚專科等專業醫師診療後,再考慮是否進行儀療,以免原有的皮膚問題惡化。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發行人陳智義呼籲,要避免糾紛,在儀療前,務必跟治療人員討論治療前後的注意事項、副作用及詳細費用;可針對接受治療部位拍照,並取得相關說明書,由患者與院方各保留一份,以作為證據;最好簽訂儀療協議書,事前約定好儀療方式、過程、術中可能出現情況及反應等,作為日後發生糾紛的法律依據。至於接受儀療期間,必須保留每次的就醫資料,證明相關療程費用、項目。

消基會提醒欲進行儀療的民眾,若無法預知自己膚況適不適合,可先買單次療程,之後視情形再做決定。若對醫師有疑問,可要求院所提供醫師經衛生署核准的「專科醫師證書」,或至衛生署官網「常用查詢」下方的「醫事人員執業資料查詢」輸入醫師姓名。最重要的是,療前先由醫師診斷、討論後確定是否適合治療,事前詳細的討論、評估才是預防糾紛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10

相關推薦

三種晚餐天天吃等同於“自殺” 一、禁晚餐吃太晚: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晚餐早吃是醫學專家向人們推薦的保健良策。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三種晚餐天天吃等同於“自殺”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過晚,...

閱讀詳情 »

乏力 腎病的初期,往往不會感到疼痛,因此容易被忽視,很難發現。不少患者身體非常不舒服了,才會到醫院去看病,結果發現腎臟病已經很重了,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馬上做血液透析。因此,美國《健康》網站刊文提醒,出現以下10個常見信號必須非常警惕。 1.沒勁兒。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裏排泄出去,會出現...

閱讀詳情 »

癌症讓人望而生畏,其實癌症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患上的疾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古語用在這裡一點也不奇怪。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只是現代人忙於奔波而忽視了身體的潛在變化。你是否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壞的習慣往往就是日後癌症的誘因? 壞習慣一:吸煙減壓導致肺癌 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