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

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只是先追蹤,追蹤兩年後,卻發現他提前在10歲時就進入青春期(屬於偏早進入青春期),經過醫師研判若不經治療,預估最終身高只會落在158公分左右,於是趁生長板癒合之前,使用生長激素合併性賀爾蒙抑制劑延緩青春期進程治療,最終長到170公分。

開業診所林美慧醫師表示,4歲孩童平均身高約為100公分,直到進入青春期之前,若父母發現這段期間孩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生長曲線偏離原有的軌道,就需盡快至醫院就診。青春期是最後的成長階段,女孩在10至10歲半左右,會出現胸部發育的第二性徵;男孩約在11至11歲半開始進入青春期,會有睪丸變大的現象。

林美慧醫師強調,孩童身高的70%根據遺傳、30%為後天影響,現代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與過去不盡相同,可能面臨青春期提早到來,卻因初期性徵不夠明顯而被家長輕忽,建議在國小二年級時,向有經驗的醫師求診,做第一次的評估。

若像上述案例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必須先經過嚴密檢查,確認孩童的生長板是否仍未癒合、有無性早熟情況。若有性早熟的可能,除了要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醫師也會根據狀況「量身訂做治療」,搭配延緩青春期的性賀爾蒙抑制劑,延後生長板閉合的時間,並補充適量的生長激素。

除此之外,在治療前,家長必須對於正常孩童生長模式有一定的認知,林美慧醫師表示,近年來的門診做法,只要是初診的孩童,便會要求家長一定要完整聽完1小時的衛教講座,了解正確的生長相關醫療知識,全盤了解療程計畫及預期身高目標,才不會因不了解而有道聽塗說的錯誤觀念,或治療半途而廢。而每位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生長激素療程通常要數年時間,對於部分家長來說也許會有經濟上的考量,建議治療期間遵照醫囑做定期追蹤與評估,才可達到最佳治療目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睡前盡量不要滑手機!國衛院日前公布研究結果指出,使用手機會延後入睡,並減少總睡眠時間。更重要的是,睡前使用手機僅佔每日使用總量14.3%,卻對全日作息影響佔44%。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表示,睡眠周期與精神健康、代謝症候群和癌症有關,建議睡前1小時不要滑手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連名字都還沒取,義大利男嬰因割包皮而死!因文化和宗教因素,義大利有許多男嬰出生時,會被私下進行割禮。但由於缺乏良好醫療和衛生環境,日前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在家被施行包皮環切術時,竟發生心臟驟停,送醫後宣告不治。男嬰被私下割包皮 在義大利很常見根據《電訊報》報導,這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內近期氣候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疾病管制署特別提醒,民眾至野外或山區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做好自我保護,如: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於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唯一供應蛇毒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血路不通,全身器官很容易「整組歹了了」!一名年約60多歲阿伯,10年前就裝了支架,但後續卻沒有積極接受藥物治療,導致心血管與周邊血管平均每一、兩年就堵塞一次,血脂指數一直無法達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研判,是因為血脂過高造成,為了降低血脂使用新治療策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