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它恐怕不是「針眼」!眼皮上最易忽視的「癌症」信號!千萬注意!

  癌症是目前「殺傷力」很強的一種疾病,現在很多人的心思都在工作上面,所以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很多的疾病。癌症的症狀有很多,眼皮上面也會有癌症的症狀,大家不知道吧,下面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它恐怕不是「針眼」!眼皮上最易忽視的「癌症」信號!千萬注意!

  在眼皮上長了個東西,以為是針眼,沒想到是一個惡性腫瘤。最近50歲的老胡在醫院被割掉了整個左上眼皮。據老胡說,去年發現這個小疙瘩時,有點硬,不痛也不癢。他以為是小事,就去藥店配了點藥膏,每天抹一抹。可大半年過去了,非但沒消,還越來越大,大約佔據了上眼皮三分之一。

它恐怕不是「針眼」!眼皮上最易忽視的「癌症」信號!千萬注意!

  專家介紹,老胡患的是瞼板腺癌,所幸沒向眼睛其他組織擴散。不過要治好,得在眼睛上動刀子,左眼上眼皮不得不被割掉。之後,主治醫生還給老胡做左眼瞼成形術,用孕婦胎盤上的羊膜、捐獻者眼睛裡的瞼板(做眼角膜捐獻剩下來的邊角料做的),和老胡自己太陽穴上的皮膚,組合成上眼皮原來三層的結構,人工再做一個眼皮上去,以此保護左眼。

  瞼板腺癌病不像肺癌、鼻咽癌等惡性腫瘤那麼常見,據醫院治療顯示,最近幾年大約接診10多個患者。這些人多數一開始都以為只是長針眼,結果一查,情況都相當嚴重了,有的連眼睛都沒保住。瞼板腺癌最大的危險是會「偽裝」自己,很容易迷惑人,容易把它當成針眼,直到數月或數年後才表現出典型的症狀,醫學上稱為偽裝綜合徵。

  另外,瞼板腺癌病還有重女輕男的傾向,多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這些人發現長了針眼,一定要做個病理切片檢查(把手術中取出來的病理樣本放到顯微鏡下去檢查,看看到底導致人生病的是什麼東西)。年輕人如果針眼在同一部位常常復發,也最好做個病理切片檢查,因為這也有可能是瞼板腺癌發出的信號。

  10種癌症的早期警示症狀

  1.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體重急速下降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腎虛、反覆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覆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專家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2.胰腺癌:持續腹痛且伴抑鬱

  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3.喉癌、食道癌和胃癌:吞嚥困難

它恐怕不是「針眼」!眼皮上最易忽視的「癌症」信號!千萬注意!

  長期的吞嚥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前期徵兆,應該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嚥困難,劉俊田介紹,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嚥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4.腸癌、膀胱癌或腎癌:大便異常出血

  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另外,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週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痠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冬天到了,寒流即將來襲,許多人容易有手腳冷冰冰的問題,進而選用進補聖品「高麗人蔘」,但,卻不見功效,甚至燥熱上火,懷疑是不是補過頭?根據中醫理論,冬季時常四肢冰冷,多半屬於寒虛體質,加上台灣人地處亞熱帶氣候,體質難免既濕又寒,如果高麗人蔘只靠單方進補,小心上火、甚至加重...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習慣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到好嗎?前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小兒職能治療師黃彥鈞認為,其實孩子現階段發展已能做到的事,就讓他們嘗試自己練習做一些日常的家事,不但有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也能讓孩子養成自理能力,在上學後更有自信心。   過度協助 剝奪孩子練習機會   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案例是1名69歲張先生,身體狀況一向很好,退休後仍天天下田照顧果園,沒想到今(108)年2月時突然胸悶冒冷汗,送至奇美醫學中心後發現主動脈剝離,幸好發現得早,緊急手術後性命無礙也恢復得不錯,2周後順利出院。   然而出院後張先生卻發現活動時越來越容易喘,雙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37歲王小姐接受人工試管嬰兒成功懷上雙胞胎,經剖腹產後,卻在生完4周滿月後出現延遲性產後大出血,當時人還在坐月子,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延遲性產後大出血,屬於罕見的子宮內右側血管瘤造成大出血。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說明,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大多數發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