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方法★左手吃飯竟然可以減肥?!全智賢靠「這些方法」,變身苗條美人魚~李敏鎬揮別水腫靠這招!

《藍色海洋的傳說》目前每周一至周五晚間8點至10點在衛視中文台全台熱播中,李敏鎬與全智賢兩位天王天后戲中的表現與身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過去他們都有共同的困擾,身材總被韓國媒體拿來大作文章,說兩人就像「橡皮人」一樣忽胖忽瘦。不過這次不僅變得更瘦,看起來也更年輕有朝氣,除了有效的運動外,正常作息與飲食管理也是關鍵之一。

左手吃飯竟然可以減肥?!全智賢靠「這些方法」,變身苗條美人魚~李敏鎬揮別水腫靠這招!

根據尼爾森收視分析,全台共有330萬人在衛視中文台收看《藍色海洋的傳說》,超強卡司以及獨特的題材,收視節節高升,主要收視群為25-49歲輕熟女,在上周四(13日)播出第六集時再創新高,25-49歲女性收視為1.88,瞬間最高收視2.33,內容為:「李敏鎬將來到首爾的人魚帶回家寄住,因為人魚沒有名字,全智賢請李敏鎬幫她取名,李敏鎬因為人魚傻呼呼的樣子,就幫她取名沈清」,目前平均收視為2017年迄今有線電視韓劇收視排名第一名(25-49歲女性以及15-44歲 All皆為第一名),而且晚間8點的重播在15-44 All也拿下第四名的亮眼成績;衛視中文台為了服務觀眾,也將會持續推出口碑極佳的韓劇《燦爛的守護神-鬼怪》《提皮箱的女人》《老婆這週要出牆》。

左手吃飯竟然可以減肥?!全智賢靠「這些方法」,變身苗條美人魚~李敏鎬揮別水腫靠這招!

 「長腿歐巴」李敏鎬這次帥氣主演《藍色海洋的傳說》,俊帥的小臉看起來讓輪廓變得更突出,也一甩過去三不五時常被韓國媒體報導說他暴肥。其實李敏鎬真的很冤枉,身高187公分體重71公斤的他根本沒吃很多,跟其他高大的帥哥相比還顯得有些過瘦呢!但李因為演藝工作忙碌,熬夜拍戲外還得出席各種代言活動,很奇怪的,經過鏡頭放大效果,俊臉總是往橫向發展,下巴不見人了。「麵包超人」、「一臉橫肉」..什麼難聽的形容詞都出現了。李敏鎬自己解釋說,自己的肝臟功能欠佳,再加上水腫體質,就算沒吃什麼也會腫。過去曾經有過拍攝電視劇前天只吃了辣雞炒麵而已,結果隔天腫脹到不行,讓導演不得不宣佈停拍。

這次《藍色海洋的傳說》拍攝期間,李敏鎬特別注意了飲食,拍戲前盡量不吃容易造成水腫的食物外,過去造成水腫的主因還有長期缺乏睡眠也不無關係。因此這次李敏鎬專心拍戲,即使再忙碌也要充分休息,不僅讓自己在鏡頭前看起來氣色更好,最重要的還是不會水腫。

左手吃飯竟然可以減肥?!全智賢靠「這些方法」,變身苗條美人魚~李敏鎬揮別水腫靠這招!

173公分52公斤的全智賢入行近20年來,由於骨架較寬大,過去身材時常被韓國媒體拿來大作文章,說她臉腫、變胖、暴肥…等用詞來形容她的身材。而全智賢對此話題也頗為感冒,不過反而是當她步入熟女,嫁入豪門後,生活比較穩定,不用一天到晚熬夜工作,正常的作息與運動,再加均衡的飲食管理讓她變得比以前更有活力也更年輕,全智賢之前也聽說左手吃飯能有效控制食慾和減輕體重,因此毅然決然的訓練自己換手吃飯,據說不僅體重減少,膽固醇與血脂也都會下降。此外,每天一定要六點起床後,喝一杯新鮮果汁,助腸胃消化不累積宿便,午晚餐盡量多吃蔬菜與高蛋白食物,少吃重口味調味食品避免攝取過多脂肪。此外,無論工作多忙,盡量每天運動,跑步、瑜珈、游泳等,提升心肺功能並消耗脂肪。

《藍色海洋的傳說》週一至週五晚間8-10點衛視中文台首播

相關推薦

藝人小S(徐熙娣)2014年因老公許雅鈞(Mike)和公公許慶祥深陷胖達人官司,連帶讓她形象、事業受到波及,因此常靠大吃紓壓或借酒澆愁,過沒多久體重就暴增7公斤。不過,她後來受了一場刺激“頓悟”,下定決心減肥,調整早餐內容,順利瘦回原本42公斤的苗條身材。 圖片來源小S減肥 ...

閱讀詳情 »

肥胖的產生並非只是日常暴飲暴食所致,養生論中闡述道,肥胖是因體內宿便所致。想瘦身就要先排宿便,宿便的產生是由於毒素沒及時排出體外,想減肥首先要根治便秘,排毒是關鍵。 1、飯後喝山楂水可減肥 飯後半小時喝山楂水,既能幫助消化,又能起到減肥的功效,切記不要空腹喝,每天泡1-2次即可。雖然山楂水有較好的減...

閱讀詳情 »

只要睡前運動一分鐘,兩周瘦小腹見效! 冬季最容易積聚脂肪,一不留神,小肚腩就跑出來了!不用怕,小編教你12招,甩甩甩掉小肚腩!   練習1: 保持平躺仰臥的姿勢,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先將右腳向上抬起10CM,腳尖往裡勾起並停頓一秒,再輕輕放下,注意腳後跟不能靠在床上。完成後換左腳再重複同樣...

閱讀詳情 »

原來只要這樣一個簡單的好習慣,就能不知不覺讓減肥事半功倍!一定要學起來...每天喝就能讓肚子明顯變小喔!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 人的腸道有8-10米長,並且千褶百皺,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個彎折,人們即使每天都排泄,也總會有一些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的褶皺內,它們在細菌的作用下乾結、腐敗、發酵。 日積月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