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全民愛健康 過敏篇5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全民愛健康 過敏篇5

許多人都有吃壞肚子的經驗,其實,除了不潔的食物容易造成嘔吐腹瀉外,食物過敏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表示,食物過敏的症狀與嚴重度會因人而異,但目前醫學仍無法根治食物過敏,僅能盡量找出過敏食材並避免食用,才能減少不適症狀。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全民愛健康 過敏篇5

 

食物過敏是指飲食內容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常見症狀包括皮膚搔癢、出疹、局部腫脹、噁心、反胃、嘔吐、腹瀉等狀況,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休克或死亡!葉爵榮藥師表示,目前醫學仍無法根治食物過敏問題,僅能盡量找到個人的過敏原並加以避免,才是保障個人健康的方法。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以下7大類食材:

 

1. 麩質類穀物(如小麥、大麥、燕麥等)及其製品

麩質食材種類眾多,舉凡麵粉製品(如麵條、麵包、蛋糕、餅乾、水餃皮、餅皮等)、燕麥片(含即溶燕麥、燕麥棒等)都可能是過敏原之一,在飲食上宜多加留意。

 

2. 魚類及其製品

魚類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但亦為常見的過敏食材之一!過敏者除了要避免直接食用外,亦須留意食材交互污染以及含有魚類的調味品(如魚露、沙茶醬等)。

 

3. 蛋類及其製品

統計發現約有1.5%孩童對雞蛋過敏過敏症狀大多表現於皮膚的搔癢、出疹,但過敏反應可能會隨年紀而慢慢減輕。值得注意的是,若對雞蛋過敏者,不宜接種流感、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等疫苗,常規接種前最好先諮詢醫師建議。

 

4. 奶類及其製品

根據統計,未滿3歲的幼童中約有2.5%的孩子對牛奶過敏,然而,過敏症狀可能會隨著年歲漸長逐漸消失,需請家長留心觀察。若確定對牛奶過敏者,也要留意牛奶製品與含牛奶成份的食材,如優格、乳酪等。此外,即便對牛奶過敏,不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奶類,可嘗試飲用羊奶作為營養來源之一。

 

5. 堅果及其製品

堅果富含豐富的營養與優質油脂,但卻是常見過敏食材之一,嚴重甚至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致死!研究顯示,常見的堅果如杏仁、榛果、開心果、胡桃、腰果等都可能帶有致敏風險,首次嘗試宜淺嚐即止,以免造成身體負擔。也許是過敏原檢測技術進步,近年發現對花生過敏的人口日漸增加,且對花生過敏者經常出現較嚴重的過敏反應且症狀不易消失,故日益受到重視。若有對花生過敏者,應避免食用花生與其相關製品,包括花生粉、花生糖、花生油等,以減少身體的過敏反應。

 

6. 大豆及其製品

對大豆過敏者大多發生於嬰幼兒,然而大豆過敏症狀相對輕微,且使用大豆油通常不會引發過敏反應。

 

7. 甲殼類動物(如蝦、蟹等)及其製品

蝦、蟹也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輕則造成皮膚紅腫、搔癢、出疹,重則導致嘔吐、腹瀉!因此,對此類食材過敏者最好避免食用,並避開處理海鮮的地方,以減少身體的過敏反應。

 

葉爵榮藥師提醒,上述7大類食材是較常見的過敏原,卻不是唯一會導致過敏的種類,仍有患者對特定的食材、添加物產生過敏反應。若想瞭解個人過敏原,建議可至醫療院所接受過敏原檢測,以避開致敏性高的食材。

 

食材過敏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過敏免疫風濕科、家醫科、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 葉爵榮藥師

 

延伸閱讀:

【你所不知的慢性過敏】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0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全民愛健康 過敏篇5

相關推薦

▲新興菸品對青少年吸引力高,也直接衝擊青少年健康。(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興菸品的「電子煙」常打著維他命棒、電子果汁等名義,吸引青少年嚐試,並透過網路快速傳銷,已經成為新興健康危害,國健署今(21)日就表示,根據食藥署107年檢測超過上千件電子煙油,結果發...

閱讀詳情 »

性病是指透過與罹患性病的患者,發生性行為而感染的疾病,國內常見的性傳染病,包括:梅毒、疱疹、菜花、愛滋病、淋病、軟性下疳、滴蟲。人對性病無免疫力 危險性行為易感染由於人體對性病沒有免疫力,如果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或是有多種性伴侶,就很有可能罹患性傳染病,甚至同時罹患超過1種以上的性病。一般來...

閱讀詳情 »

「碳水化合物」常被視為是造成肥胖的元兇之一,尤其不少美食都暗藏高糖、高澱粉的陷阱,但台灣飲食普遍少不了飯、麵等澱粉類,該如何正確選擇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來源呢?琳安聯合診所王志軒醫師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回歸到「餐後血糖穩定」的角度來看,只要選對適合的飲食、避免餐後血糖劇烈波動,不僅能減少脂肪囤積,同時...

閱讀詳情 »

《好醫師會客室》這種癌死亡人數第一,有症狀一半已是末期。(影/優傳媒影音團隊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連年都是十大癌症排行首位,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癌症權威、也是亞東醫院腫瘤科主任熊佩韋提醒民眾,初期的肺癌完全沒有症狀,等到肺部腫瘤長大,出現身體不適,一半病患已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