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引進全吸收性血管支架 開創心血管第二春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花蓮一名30多歲的L先生,原本一直以為走路會喘是因為自己體重過重,沒想到最近出現胸悶、胸痛的症狀,至花蓮慈濟醫院經過運動心電圖等檢查後,確診心臟內有一條血管,有85%的嚴重阻塞,院方決定利用最新引進的「全吸收性血管支架」來進行心導管手術。

隨著醫藥科技的不停進步,被用來治療心肌梗塞的心臟支架種類也越來越多;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副院長表示,傳統的金屬支架在打通並支撐阻塞血管之後,由於無法被人體吸收,每年約有千分之三的機率發生慢性血栓,死亡率將近50%,而經全吸收性支架進行心導管治療,可以減低患部發生慢性血栓的狀況。

王志鴻副院長指出,全吸收性血管支架除了兼具塗藥效用,特別的是不同於傳統金屬支架,全吸收性血管支架會在人體內分解為水與二氧化碳,大約兩至三年內,就會被身體完全吸收,可以避免因為金屬支架支撐而影響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失去血管原本的彈性。

根據統計,心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名列第二,是繼癌症之後最常危及性命的疾病;王志鴻副院長呼籲,不管醫療科技再怎麼發達,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外食機會多,若再加上抽菸、飲酒等習慣,都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然而其實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大訣竅,就是在生活習慣當中維持,而若有胸悶、胸痛身體不適等症狀,不要過度忍耐,應及早發現疾病、正確治療即可恢復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50多歲的老王(化名),長期忙於工作,對身體健康未特別重視。兩年前起經常容易感疲倦勞累、且經常感冒,但掛心著工作,他總習慣到藥局購買成藥自行服用;直到後來症狀突然加劇,且合併出血症狀,他才到附近診所檢查,診所醫師評估檢查報告後驚覺不對,立刻安排轉診至高醫血液腫瘤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大眾宅在家中防疫,使得追劇、玩手機時間增加,用眼時間更多。高雄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陳俊良表示,多數忙碌的上班族因工作繁忙,若眼睛有不適症狀,但並非影響生活的重大眼部疾病,並不會特別到醫學中心求診。因應疫情,民眾長時間戴口罩,也無法出國旅遊等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近期電視上,年輕民眾或是年輕藝人猝死的新聞反覆播出,所有人都很好奇,原本常發生於中老年的心臟疾病,為何有年輕化的趨向。根據國健署從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2009~2013年之間,70歲以上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但40~49歲男性卻多3成、女性則增加13.9%。而這群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你曾經因為照顧阿茲海默症感到不耐煩嗎?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受到損害之後,心智功能逐漸退化,記憶也隨之倒退到小時後,認不得現在的家,經常吵著說「我想要回家」,若身旁的照顧者試圖解釋他們已經回到家中,這種方法往往溝通不成,還會生一場悶氣,不妨給予空間讓他們描述腦中對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