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引進全吸收性血管支架 開創心血管第二春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花蓮一名30多歲的L先生,原本一直以為走路會喘是因為自己體重過重,沒想到最近出現胸悶、胸痛的症狀,至花蓮慈濟醫院經過運動心電圖等檢查後,確診心臟內有一條血管,有85%的嚴重阻塞,院方決定利用最新引進的「全吸收性血管支架」來進行心導管手術。

隨著醫藥科技的不停進步,被用來治療心肌梗塞的心臟支架種類也越來越多;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副院長表示,傳統的金屬支架在打通並支撐阻塞血管之後,由於無法被人體吸收,每年約有千分之三的機率發生慢性血栓,死亡率將近50%,而經全吸收性支架進行心導管治療,可以減低患部發生慢性血栓的狀況。

王志鴻副院長指出,全吸收性血管支架除了兼具塗藥效用,特別的是不同於傳統金屬支架,全吸收性血管支架會在人體內分解為水與二氧化碳,大約兩至三年內,就會被身體完全吸收,可以避免因為金屬支架支撐而影響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失去血管原本的彈性。

根據統計,心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名列第二,是繼癌症之後最常危及性命的疾病;王志鴻副院長呼籲,不管醫療科技再怎麼發達,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外食機會多,若再加上抽菸、飲酒等習慣,都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然而其實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大訣竅,就是在生活習慣當中維持,而若有胸悶、胸痛身體不適等症狀,不要過度忍耐,應及早發現疾病、正確治療即可恢復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校生的熱血,不只是展現在青春的活力,為社會捐出他們的「熱血」,更是意義非凡、年輕不留白的青春印記!正是這群泰北高校師生,用愛寫出不一樣的百年校慶風華!是的,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今年建校百年了!經歷了一世紀的風華歲月,特於四月份舉辦長達一週的「百年風華 璀璨泰北」系列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愈來愈熱,許多人怕臉上出油,開始加強清潔,不但一天洗臉好幾次,甚至使用去油洗面乳;不料,卻出現紅疹、過敏等症狀。醫師強調,臉出油代表肌膚乾燥,愈洗只會愈乾、更容易出油,建議使用微酸性洗面乳,並加強保濕,才是正確保養肌膚。 去油洗面偏鹼性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為腦中缺少多巴胺導致,病人會出現手抖,以及走路時會有一邊步態不穩的症狀;經由藥物治療後,病況可以獲得緩解,但是大約在服藥五年後,會逐漸失效,得再進一步接受外科手術電刺激器的治療。 手抖+肢體不穩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