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律不整嗎?考慮一下肉做的心律調節器 | 健康達人網

心律不整嗎?考慮一下肉做的心律調節器 健康達人網

因心律不整等原因需要植入心律調節器的病患,往往面臨體積太大、電池沒電、感染或甚至是面臨 Wi-Fi 殺人問題,不過這些在未來可能都不再是問題了,因為生物的「心律調節器」將取代現行的電子式裝置,它甚至不用植入到體內,因為它就是心臟本身。

一項研究已經成功透過基因工程,將豬心肌細胞改造成具備產生心跳功能,如此一來,便不需要額外加裝不屬於原本身體的電子式心律調節器。健康達人網之前報導現在歐美已經發展出「子彈大小的心律調整器」,也許再過一個世代,便可由這種生物式心律調節器取代。

產生新的「竇房結」

這項發展中的療法可適用於目前不適合戴電子式產品的患者,例如受到感染必須短暫移除裝置的人,還在母親腹中的胎兒也無法使用。這項刊登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研究,其原理其實是在重新製造一個「竇房結」(sinoatrial node)。竇房結是心臟中發出電子脈衝訊號的部位,決定了心跳的頻率,如果運作不正常,就會發生心律不整等問題,人會覺得沒力、昏厥甚至心跳驟停。

研究團隊利用病毒攜帶一段基因叫做 TBX18 進入人體,病毒本身並不會在體內複製,但會讓基因嵌入心肌組織的一個小區域,就可以把這個區域轉便成竇房結。至於為什麼會選上豬做實驗,是因為豬心不論在大小與結構上都與人類相近,因此可以合理推論未來應用在人體上的實用性,而在其他單位的研究中,也已經有用豬心做心臟移植的動物實驗成功案例。

心跳提昇 也更有活力

實驗發現,這些原先有心跳過慢疾病的豬豬,在注射病毒幾天後,心跳明顯比沒有注射的更快,而這些豬在運動時,心跳還可以更快,休息時可以放慢,很符合實際上的需要,心臟也比其他沒有基因的豬更有彈性,當然,牠們的活動力也比較強。

研究團隊表示,這還是一個初步的成果,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種療法的安全性與效用。同時,他們也要解決在實驗中就出現的效用減弱現象,這很可能是因為身體對這些細胞產生干擾。雜誌編輯在稱讚這項研究的前瞻性時,也提醒那些原本僅是載體的病毒,會不會造成後續的影響,而這種療法會不會產生多個竇房結造成彼此競爭的情形,也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范綱儀/台北報導 國人搶打第三劑疫苗的當下,又有疫苗到貨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今年第一批採購的莫德納疫苗、151.21萬劑,下午已運抵桃園國際機場,預計最快10天後可以使用;而指揮中心也宣布1922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21期將從...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文 /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 隨著新年即將到來,過年前的大掃除也是家中長輩最佳的職能活動。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主任表示,帶著家中長輩一起除舊佈新,除了寫春聯可以有懷舊效果外,更可以協助居家清潔活動,以增加長輩的參與,藉拿著掃把掃地還能訓練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一向被視為是競逐台北市長大位的大熱門,最近就有民調顯示,陳時中在年輕人的人氣還勝過對手蔣萬安,今(25)日被媒體問到看到這民調結果是否會增加他參選意願時?陳時中掩不住笑意,甚至自曝他在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好感度最佳,「我收到的信,也是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才宣布過年不升級,至2月7日之前國內仍維持第二級疫情警戒標準,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透露,在民眾要求下,這二天會再公布一份「春節防疫指引」,至於細詳內容為何?陳時中強調還是原則性的要求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簡單的事,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