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步運動掌握黃金時間 居家訓練不可間斷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中常有長輩因為中風而喪失行動能力;殊不知,經由及早的復健運動,可以恢復行動功能,而不致於長期臥病在床。除了中風後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得要積極做復健之外;其實,在回家之後,居家運動訓練更應該要不間斷,才能使體能狀況更好。

中風後復健有黃金時間 要訂定方法及目標

物理治療師陳晃旻表示,中風病人會因為半邊偏癱而導致下肢無力,若能及早進行運動,可以恢復肌力,進而能恢復行動能力;而要進行復健運動,會先評估病況的嚴重程度,再訂定運動方法及目標。

台中市長胡志強去年底傳出進行心血管繞道手術,為其動刀的振興醫院指出,由於胡市長在之前曾經中風,而且有積極的在家做跑步機運動,使得體能狀況極佳,因而讓他在繞道手術後,能夠迅速恢復出院。

中風之後要進行跑步運動,安全最重要!物理治療師陳晃旻說,中風病人要進行慢步機的訓練,還得要監控血壓、心跳與血糖;如果血壓太高、心跳不穩定,或是血糖太低,都不宜做運動訓練,而且也不可一吃飽飯就做,最好是飯後一小時再進行,對於體能狀況欠佳者,也應有物理治療師或是家人在旁協助。

醫療新科技 「行穩穩訓練機」讓中風復健更方便

目前國內跑步機業者岱宇國際研發出可居家使用的「行穩穩訓練機」,不但

機身結構符合運動學的偵測感應,可讓中風後的運動練習步伐從小步到大步,並有啟動速度穩定而緩慢的設計,以及預防傾倒的安全座椅;該公司為充分協助民眾減輕負擔,還推出租賃方案,自選租賃期限,就不用花大錢買下設備,可讓復健費用盡量用於實際的醫療上。

陳晃旻物理治療師指出,即使是目前有懸吊式的「行穩穩」訓練機,也會先評估病人的肌力,如果肌力等級不到二分,也不宜開始做肌力訓練,肌力等級從0-5分,分數越低,肌力就越不好;另外,還會做神經評估,以徒手訓練患者做出各種動作,例如坐著將腳抬高90度,如果有達到3級以上,才能進行訓練,而神經評估等級則是分6級,3級以下就不安全。

陳晃旻物理治療師說,「行穩穩」訓練機可以設定步數,甚至還可設定步距,依據病人的體能狀況來設定,例如步數可訂20-30步,步距可設定15-45公分,並能以每小時0.2公里的速度慢慢增加,可讓病人很安全的做慢步運動。

陳晃旻舉例,臨床上,就有一名七十多歲婦人,因為二次中風在去年五月住進安養中心,隨即使用「行穩穩」訓練機做運動,結果一個月後,從不能走,到能夠坐著走,而進步到能站著走,進步相當快,現在已經能用四腳助行器行走了。

跑步運動雖然很適合中風病人,但是,若要購買跑步機可得要好好評估,以免買了一台不適合的跑步機,不但花了大把銀子,還很可能會發生危險;陳晃旻強調,中風病人一定要依照個人的體能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機,不要買了一台不恰當的跑步機,結果就放在那裡也不用,既浪費金錢也佔地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Rare Disease Day),今年2月29日更是四年一度的難得節日,全球罕病國際組織都會舉辦各種活動,喚起大眾對罕見疾病的認識與重視。台灣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提升罕病能見度、全方位關懷照護、國際交流合作及罕病防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民眾化療刻板印象深!電視鄉土劇經常看到罹癌的患者,表示化療前自己都會帶個盆,化療後就會立刻抱著盆嘔吐,頭髮還會隨手一撥就一撮一撮掉落。根據最近一份抽樣千人的網路市調,民眾對於化療的既定印象前三名為掉髮、噁心或嘔吐、疲倦無力,顯示在醫療技術進步的今天,大眾對於化療仍然存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希望降低院內感染機會,加上保存醫療人力,2月23日至6月30日禁止前往旅遊疫情建議地區,今(27)日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強調,並非「全面」限制醫事人員出境,而是「指定區域」,醫療院所不應該擴大解讀,因限令導致行程取消,不論公務或私人行程,公私中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上午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決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到最高等級(1級),蘇貞昌仍指派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陳時中於下午疫情記者會解釋,面對國際疫情未降溫卻持續增溫,恐怕台灣防疫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超前」應對提升指揮中心等級。   陳時中強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